酶制剂浓缩膜分离技术

发布时间:2020-10-27 14:09:34

  酶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因此其热敏性差,不耐高温。酶制剂的传统生产工艺是发酵、絮凝沉淀、过滤、溶剂萃取、真空蒸发、干燥,其生产过程能耗高、酶失活率高、收率低。传统生产工艺是发酵、絮凝沉淀、过滤、溶剂萃取、真空蒸发、干燥,其生产过程能耗高、酶失活率高、收率低。近十多年来,在液体酶制剂的生产中,成功的采用了膜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酶制剂的分子量一般在1万~20万道尔顿之间,这个范围恰好在微滤和超滤技术的应用范围之间。用微滤和超滤膜技术对酶发酵液进行提纯和浓缩,在常温下操作,解决了温度对酶制剂活性的影响以及传统蒸发浓缩带来的高能耗问题。超滤设备操作简单,过程中不用或少用溶剂,减少溶剂消耗量和溶剂回收费用。

  超滤膜过滤浓缩工艺:酶制剂发酵液→板框→精滤→超滤浓缩→后续工艺

  工艺优点:

  过滤精度高,澄清除菌效果好,滤液澄清度好;

  超滤浓缩提纯效果好,同时大大降低能耗,节约用水;

  常温下分离和浓缩,不破坏热敏性成分,酶活收率可达96%以上;

  膜通量大,稳定可靠,可反复再生清洗,使用寿命长;

  可满足高粘度,高固含量物料的处理;

  连续式错流运行工艺,解决膜污染堵塞问题,减少运行时间,提高酶活性;

  自动化设计,可在线再生清洗和排污,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清洁生产。

chaolv.jp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