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

发布时间:2018-3-28 9:12:59

  1氧化法:氧化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是利用氧化剂氧化染料分子,破坏染料的分子结构,从而达到脱色和脱毒的目的。主要包括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以及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是在光辐射的条件下,利用催化剂(如TiO2、Fe2O3、WO3)催化有机物的氧化,使污染物氧化成H2O和CO2等小分子物质。O3因其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直接或间接氧化偶氮染料,前者是利用臭氧对有机物的双键进行氧化,使其降解脱色;后者则是利用臭氧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参与偶氮染料的脱色。KHADHRAOUI等发现臭氧可以完全氧化并脱色刚果红,但也发现臭氧对溶液COD的去除率不高。Fenton氧化技术是以铁盐作为催化剂,利用H2O2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氧化染料分子,实现对染料废水的脱色。Fenton体系中H2O2和Fe2+的浓度、相互之间的比例、体系中的反应温度、溶液pH以及反应时间都会影响其脱色效率。王喜全等利用LC/MS分析活性艳橙X-GN经过Fenton氧化后的脱色产物,发现Fenton氧化法可以将偶氮染料活性艳橙X-GN完全矿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氧化法虽然脱色效率高,应用广泛,但催化剂回收困难、脱色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2电化学法电化学技术是指添加外加电极,通过电化学作用完成对污染物的降解或转化。染料分子的电化学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①电极与有机物之间的异相反应;②电极上产生的强氧化性物质与有机物之间的均相氧化反应。电絮凝法是电化学法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电絮凝技术处理偶氮染料废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①絮凝过程,金属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离子,进而形成相应的氢氧化物,这类氢氧化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絮凝作用,与废水中的污染物结合形成絮状物;②气浮过程,阴极产生的气体形成气泡,与溶液中的污染物相粘附并上升到废水表面;③氧化-还原过程,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污染物被直接氧化成CO2和H2O等小分子化合物。电絮凝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印染废水造成的浊度和色度问题。电化学法在偶氮废水的脱色以及BOD和COD的去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处理方法简单,但电化学法能耗高,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造成二次污染。

  3混凝法混凝法是向印染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或胶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利用沉降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混凝剂的选择是处理印染废水的关键,混凝剂主要包括铝盐、铁盐、镁盐等。CHU等研究发现,利用明矾作混凝剂产生的污泥脱色染料废水,其脱色率能达到88%以上,而且污泥的重复使用可以明显减少明矾的使用量。另外张彦平等人通过研究表明,高价铁盐也能有效地对偶氮染料废水进行脱色,脱色率达到80%。混凝法工艺流程简单,并能够有效地脱色疏水性染料废水。但其缺点是费用高,脱色范围窄,不能同时对多种印染废水有效脱色,利用高分子絮凝剂或生物絮凝剂虽然可以有效脱色多种印染废水,但是其药剂成本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