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27 13:25:57

  申请日2018.04.28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IPC分类号E03F1/00; E03F5/00; E03F5/08; E03F5/14; E03F3/02; E03F5/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地库顶板排水装置、排盐装置和海绵城市处理装置;排盐装置包括设置在渗透管上的排盐孔;海绵城市处理装置包括布置在雨水花园与地库顶板之间的海绵溢流管、过滤网、渗井和回填土,渗井竖直设置,海绵溢流管水平布置,海绵溢流管的中部跨过并连通至渗井的井口,海绵溢流管的两端延伸至雨水花园,渗井的底部连通至渗透管,过滤网布置在渗井的周侧和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不需要找坡;不需要考虑海绵城市种植的耐涝性;设计灵活,对综合管网施工的标高几乎没有影响;系统可靠;排水、排盐效果明显,且便于检测;便于检修和维护,维护成本低;自动手动两种运行模式;使用方法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库顶板排水装置、排盐装置和海绵城市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顶板排水装置包括虹吸透气管、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隔离层、碎石层、渗透管、保护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地库顶板的上表面,所述渗透管的出水端连通至排水井,所述虹吸透气管竖直设置,所述虹吸透气管的上端高于所述种植土层,所述虹吸透气管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种植土层、所述过滤层、所述碎石层后连通至所述渗透管;

  所述排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渗透管上的排盐孔;

  所述海绵城市处理装置包括布置在雨水花园与地库顶板之间的海绵溢流管、过滤网、渗井和回填土,所述渗井竖直设置,所述海绵溢流管水平布置,所述海绵溢流管的中部跨过并连通至所述渗井的井口,所述海绵溢流管的两端延伸至雨水花园,所述渗井的底部连通至所述渗透管,所述过滤网布置在所述渗井的周侧和底部,所述回填土填充在所述渗井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管的出水端通过虹吸排水管连通至排水井,所述虹吸排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由多个无纺布搭接制成,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无纺布之间搭接的宽度不小于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管水平布置,所述排盐孔设置在所述渗透管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网及不降解土工布,所述不锈钢过滤网设置在所述不降解土工布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井由级配碎石、滤网、滤布和渗管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沿所述过滤网延伸包覆在所述渗井的周侧和底部,所述渗井的井口高于包覆在所述渗井的周侧的所述碎石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水泵布置在排水井、蓄水池或集水笼内,所述抽水管的进水口连通至所述水泵,所述抽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接入园林绿化系统,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通过三通接头接入市政雨水管网,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端延伸至排水井内并且向上延伸出溢流口,排水井的井口上盖有井盖,所述溢流口与井盖之间保持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三通阀为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三个自下而上依次布置在排水井内的低液位停泵水位传感器、中液位绿化水位传感器和高液位调蓄溢流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泵为潜水泵,所述低液位停泵水位传感器位于所述潜水泵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潜水泵之间保持间距,所述中液位绿化水位传感器的高度与地库顶板的高度相等,所述高液位调蓄溢流水位传感器的高度介于所述三通接头和所述溢流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盐含量测定仪和碱含量测定仪,所述盐含量测定仪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碱含量测定仪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盐含量测定仪设置在所述种植土层或排水井内,所述碱含量测定仪设置在所述种植土层或排水井内。

  说明书

  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地库顶板排水技术主要参考《国家建筑标准图集14J206》(以下简称传统设计),排水主要靠找坡,并设计排水板或碎石加盲管的组合排水方案。但大面积地库顶板因跨度比较大,根本无法找坡,即便设计了找坡,施工现场也很难实现,有时根本就无法实现。这样排水板或碎石层的水就无法排出。

  另外,传统设计按照规范,还需要在地库周边设计排水导流盲沟,这样不仅综合造价高,施工周期也比较长,而且系统可靠性低,导流盲沟一旦有点部位破坏,就很可能造成系统瘫痪。在工程现场,因为监管及其他工序等问题,也很可能造成导流盲沟未投入使用就造成多处损坏。即使施工中没有损坏,在投入使用后,还会有因为回填土坍塌而堵塞盲沟,进而排水系统失效。

  目前地库顶板排盐需要专业的排盐层,一般为在项目回填土和种植土之间专门增加200mm厚的炉渣内铺设排盐盲管的排盐层。这样就需要单独增加成本及工期,而且还会对综合管网的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地库顶板海绵城市的雨水花园需要在回填土后重新挖开,做垫层及排出水层,或在回填土前根据设计图纸先做雨水花园或下凹绿地的垫层、排水层,还需要做超标雨水的溢流井。这样做有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1.大大增加了本来排水就比较困难的地库顶板排水系统的压力;2.施工成本高,周期长;3.种植绿化需要选用耐涝型种植,选择范围小,景观效果差;4.调蓄的雨水容夏季容易滋生蚊虫并变臭;5.海绵城市的去污能力差,悬浮污染物容易通过溢流井排进市政管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库顶板排水、排盐及海绵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地库顶板排水装置、排盐装置和海绵城市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顶板排水装置包括虹吸透气管、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碎石层、渗透管、保护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地库顶板的上表面,所述渗透管的出水端连通至排水井,所述虹吸透气管竖直设置,所述虹吸透气管的上端高于所述种植土层,所述虹吸透气管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种植土层、所述过滤层、所述碎石层后连通至所述渗透管;

  所述排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渗透管上的排盐孔;

  所述海绵城市处理装置包括布置在雨水花园与地库顶板之间的海绵溢流管、过滤网、渗井和回填土,所述渗井竖直设置,所述海绵溢流管水平布置,所述海绵溢流管的中部跨过并连通至所述渗井的井口,所述海绵溢流管的两端延伸至雨水花园,所述渗井的底部连通至所述渗透管,所述过滤网布置在所述渗井的周侧和底部,所述回填土填充在所述渗井内。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管的出水端通过虹吸排水管连通至排水井,所述虹吸排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由多个无纺布搭接制成,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无纺布之间搭接的宽度不小于200mm。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管水平布置,所述排盐孔设置在所述渗透管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渗井由级配砂石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层沿所述过滤网延伸包覆在所述渗井的周侧和底部,所述渗井的井口高于包覆在所述渗井的周侧的所述碎石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水泵布置在排水井内,所述抽水管的进水口连通至所述水泵,所述抽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接入园林绿化系统,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通过三通接头接入市政雨水管网、蓄水池或集水笼,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端延伸至排水井内并且向上延伸出溢流口,排水井的井口上盖有井盖,所述溢流口与井盖之间保持间距。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三通阀为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所述三通阀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三个自下而上依次布置在排水井内的低液位停泵水位传感器、中液位绿化水位传感器和高液位调蓄溢流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泵为潜水泵,所述低液位停泵水位传感器位于所述潜水泵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潜水泵之间保持间距,所述中液位绿化水位传感器的高度与地库顶板的高度相等,所述高液位调蓄溢流水位传感器的高度介于所述三通接头和所述溢流口之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盐含量测定仪和碱含量测定仪,所述盐含量测定仪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碱含量测定仪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盐含量测定仪设置在所述种植土层或排水井内,所述碱含量测定仪设置在所述种植土层或排水井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不需要找坡,是一种零坡度,有组织的排水系统;

  具有排盐功能,可以代替排盐层;

  在地库顶板的海绵城市设计中,能优化雨水花园及下凹绿地的雨水收集与处理设计,施工周期短,成本低,且同综合管网的施工没有工程干涉;

  海绵城市中雨水花园或下凹绿地不需要考虑种植的耐涝性;

  设计灵活,对综合管网施工的标高几乎没有影响;

  系统可靠,施工中局部的破坏不影响整体功能效果;

  排水效果明显,且便于检测;

  系统便于检测检修维护,且运营及维护成本低;

  具有海绵自动控制模式、绿化模式及手动模式多种控制方式;

  还可以在系统中增加检测土壤或收集雨水的盐碱含量传感器,自动控制雨水是否回用;

  使用简单,经过简单介绍或使用说明就可以手动操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