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

发布时间:2018-12-27 13:22:22

  申请日2018.04.28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IPC分类号E03F5/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包括位于地表下横卧式设置的筒体,筒体的腔体通过格栅挡板分割为过滤仓和泵室,过滤仓与进水管连通;泵室的顶部开设有潜水泵吊装孔,泵室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潜水泵,每个潜水泵与一个自动耦合装置连接,每个自动耦合装置与对应的一个压力管道的下端连通,压力管道的上端位穿过潜水泵吊装孔后于泵室外部,且与出水管连通,位于泵室外部的压力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和检修阀;筒体通过通风管与外界大气连通。通过将于筒体横卧式设置在地表下,不但不占地上空间,且相比泵站竖井开挖深度大大降低,节约土建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表下横卧式设置的筒体,筒体的腔体通过格栅挡板分割为过滤仓和泵室,过滤仓与进水管连通;

  所述泵室的顶部开设有潜水泵吊装孔,泵室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潜水泵,每个潜水泵与一个自动耦合装置连接,每个自动耦合装置与对应的一个压力管道的下端连通,压力管道的上端位穿过潜水泵吊装孔后于泵室外部,且与出水管连通,位于泵室外部的压力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和检修阀;

  所述筒体通过通风管与外界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部设置有闸门井,止回阀和检修阀位于闸门井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室中有两个潜水泵,两个压力管道的上端通过三通与出水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仓顶部开设有操作人员出入孔,过滤仓中设置有爬梯,爬梯上部靠近过滤仓顶部处设置有爬梯护栏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与水泵导杆的下端连接,水泵导杆竖直设置,其上端位于潜水泵吊装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室中设置有浮球传感器,同时外部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中设置有控制器,浮球传感器和潜水泵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玻璃钢材质。

  说明书

  一种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一体化预制泵站在国内应用广泛,目前一体化泵站主要采用立式结构,由筒体进行开挖深基坑,预埋基础进行泵站安装到位后,需要做抗浮处理,土建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体化泵站筒体进行开挖深基坑,预埋基础进行泵站安装到位后,需要做抗浮处理,土建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地埋式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包括位于地表下横卧式设置的筒体,筒体的腔体通过格栅挡板分割为过滤仓和泵室,过滤仓与进水管连通;

  所述泵室的顶部开设有潜水泵吊装孔,泵室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潜水泵,每个潜水泵与一个自动耦合装置连接,每个自动耦合装置与对应的一个压力管道的下端连通,压力管道的上端位穿过潜水泵吊装孔后于泵室外部,且与出水管连通,位于泵室外部的压力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和检修阀;

  所述筒体通过通风管与外界大气连通。

  污水经进水管流入过滤仓,格栅系统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杂物等留在过滤仓中,过滤后的污水流入泵室中,通过潜水泵提升后经压力管道、出水管流入市政管道中。通过将于筒体横卧式设置在地表下,不但不占地上空间,且相比泵站竖井开挖深度大大降低,节约土建成本。

  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外部设置有闸门井,止回阀和检修阀位于闸门井中。方便开启、关闭止回阀和检修阀,且便于维护。

  进一步改进,所述泵室中有两个潜水泵,两个压力管道的上端通过三通与出水管连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仓顶部开设有操作人员出入孔,过滤仓中设置有爬梯,方便操作人员进出;爬梯上部靠近过滤仓顶部处设置有爬梯护栏板,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改进,所述潜水泵与水泵导杆的下端连接,水泵导杆竖直设置,其上端位于潜水泵吊装孔中。通过设置水泵导杆,方便拆、装潜水泵时,将其提起和下放。

  进一步改进,所述泵室中设置有浮球传感器,同时外部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中设置有控制器,浮球传感器和潜水泵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浮球传感器检测检测泵室中污水的水位,到达到设定水位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潜水泵开启,对污水进行提升、抽取。

  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为玻璃钢材质,强度高,质量强,耐腐蚀性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于筒体横卧式设置在地表下,不但不占地上空间,且相比泵站竖井开挖深度大大降低,节约土建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