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6 10:59:50

  申请日2016.12.15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IPC分类号C02F1/78; C02F1/7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设有臭氧氧化系统、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臭氧氧化系统设有进水泵、预处理器、臭氧发生器、臭氧接触池;再生水通过进水泵进入臭氧接触池;空气(氧气)经过气体净化器\入臭氧发生器,臭氧通过管道与臭氧接触池底部的曝气板连通;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有依序由管路连通的次氯酸钠药液存储罐、投加泵、氯接触池;次氯酸钠药液存储罐通过投加泵与臭氧接触池和氯接触池之间的再生水管路连通,在氯接触池中设有搅拌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完善、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质量好、效率高、投资省、占地小;能实现自动化控制,运行成本。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上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设有臭氧氧化系统、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所述臭氧氧化系统设有进水泵(3)、预处理器(1)、臭氧发生器(2)、臭氧接触池(5);再生水通过进水泵和管道进入臭氧接触池;空气经过气体净化器和氧气进入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管道与所述臭氧接触池底部设置的曝气板连通,臭氧经曝气板与池中再生水逆向流动,池中溢出的臭氧尾气经过收集管路收集和检测后排放;

  所述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有依序由管路连通的次氯酸钠药液存储罐(8)、投加泵(7)、氯接触池(10);次氯酸钠药液存储罐通过管路和投加泵与臭氧接触池和氯接触池之间的再生水管路连通,进行次氯酸钠药液的管道投加,在氯接触池中设有搅拌器,注入次氯酸钠药液的再生水在氯接触池中充分接触消毒,然后通过排水管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设有PLC控制器(9),所述进水泵设有电磁开关阀,进水泵与臭氧接触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流量计(4);在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接触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计(13);在臭氧接触池的臭氧尾气收集管路上设有臭氧浓度计(6);在所述投加泵与次氯酸钠投放管道上设有液体流量计(12);在氯接触池的排水管上设有检测再生水中次氯酸钠浓度的余氯浓度计(11);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进水泵的电磁开关阀进行开关控制连接,PLC控制器与所述水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液体流量计进行流量信息获取和流量控制连接;还与所述臭氧浓度计、余氯浓度计进行浓度信息获取连接,其结构是:当获取的臭氧浓度和余氯浓度超过设定正常值时,则通过气体流量计对臭氧投加量进行调节;通过液体流量计对次氯酸钠药液的投加量进行调节;并且根据运行过程的需要通过水流量计对再生水的流量进行调节,整个运行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说明书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污水再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过程中对再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控制消毒的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可以用作生活杂用水、市政绿化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生态补水和农田灌溉等多种用途,可替代等量的新鲜水量。污水的再生利用既开辟了一个稳定的新水源,又可减少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负荷,对缓解水资源紧缺和改善水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城市污水来源复杂,二级或三级处理后的再生水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能够通过不同的回用途径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人体健康风险。因此,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卫生安全保障问题是大规模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再生水消毒方法主要包括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这些方法虽能杀灭常见病原微生物,但无法对部分具有抗性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消毒。如氯消毒技术对军团菌、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灭活效果较差,紫外线消毒对腺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差。

  再生水在消毒过程中常产生有害消毒副产物,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要解决病原微生物灭活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矛盾。但目前污水领域尚未开展两者综合控制的相关研究。因此,需要提出病原微生物与消毒副产物协调控制的安全消毒技术及其组合工艺。

  消毒工艺目的是杀灭水传染病菌,提高对有机物、浊度、磷和氮等营养物质及其他溶解性物质的去除率,改善出水水质,但难以彻底去除水中营养盐及悬浮物、有毒有害微量污染物和色度等,难以保证出水水质满足地表水体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目前的处理设备和工艺做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污水深度处理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再生水的水质,而且简化运行工艺,降低运行成本,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本装置及工艺采用臭氧氧化、次氯酸钠消毒工艺,通过臭氧氧化降解部分消毒副产物前驱物,去除再生水中微量有害污染物并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后续氯消毒处理不仅可以氧化杀灭再生水中残余的病原微生物而且能够一直后续存储输配过程病原微生物的复活与繁殖。该装置及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质量高、投资省、占地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设有臭氧氧化系统、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所述臭氧氧化系统设有进水泵、气体净化器、臭氧发生器、臭氧接触池;再生水通过进水泵和管道进入臭氧接触池;空气经过气体净化器和氧气进入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管道与所述臭氧接触池底部设置的曝气板连通,臭氧经曝气板与池中再生水逆向流动,池中溢出的臭氧尾气经过收集管路收集和检测后排放;

  所述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有依序由管路连通的次氯酸钠药液存储罐、投加泵、氯接触池;次氯酸钠药液存储罐通过管路和投加泵与臭氧接触池和氯接触池之间的再生水管路连通,进行次氯酸钠药液的管道投加,在氯接触池中设有搅拌器,注入次氯酸钠药液的再生水在氯接触池中充分接触消毒,然后通过排水管排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的补充方案是:

  所述控制系统设有PLC控制器,所述进水泵设有电磁开关阀,进水泵与臭氧接触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流量计;在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接触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计;在臭氧接触池的臭氧尾气收集管路上设有臭氧浓度计;在所述投加泵与次氯酸钠投放管道上设有液体流量计;在氯接触池的排水管上设有检测再生水中次氯酸钠浓度的余氯浓度计;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进水泵的电磁开关阀进行开关控制连接,PLC控制器与所述水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液体流量计进行流量信息获取和流量控制连接;还与所述臭氧浓度计、余氯浓度计进行浓度信息获取连接,其结构是:当获取的臭氧浓度和余氯浓度超过设定正常值时,则通过气体流量计对臭氧投加量进行调节;通过液体流量计对次氯酸钠药液的投加量进行调节;并且根据运行过程的需要通过水流量计对再生水的流量进行调节,整个运行过程实现自动控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工艺,可以充分利用臭氧氧化去除毒害有机物,降低再生水中有机物带来的风险,同时又可以有效的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后续氯消毒能够很好地控制病原微生物,残留余氯也可以抑制后续过程微生物的繁殖。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完善、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质量好、效率高、投资省、占地小;能实现自动化控制,运行成本。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上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