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造纸废水中影响铁絮凝作用有哪些因素

发布时间:2018-4-4 14:30:46

  通常pH值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影响了铁屑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而且在pH值范围不同时,其反应的机理及产物的形式都大不相同。一般低pH值时,因有大量的H+,而会使反应快速地进行,但也不是pH值越低越好,因为pH值的降低会改变产物的存在形式,如破坏反应后生成的絮体,而产生较多的有色FeZ'使处理效果变差,且过低的pH值实际上会增加酸的加入量,增加运行成本。而pH值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许多实际运行表明进行得不理想或根本不反应。因此一般控制在pH值为偏酸性条件下,当然这也因根据实际废水性质而改变。

  2反应时间的影响

  停留时间也是工艺设计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停留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氧化还原等作用时间的长短。充足的废水停留时间可以使内电解的氧化还原、絮凝等作用充分发挥。停留时间越长,氧化还原等作用也进行得越彻底,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色度和COD的去除率都明显增加。但如果停留时间过长,会使铁的消耗量增加,从而使溶出的Fe2+大量增加,并氧化成为Fe2+,造成色度的增加及后续处理的种种问题。所以停留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而且对各种不同的废水,因其成分不同,其停留时间也不一样。

  曝气的影响

  从反应体系上看,鼓入的气体扰动可以避免铁碳粒的沉积,使其混合更均匀,同时也增加了对铁屑的搅动,减弱浓差极化,加速电极反应的进行,同时减少了物料结块的可能性,且进行摩擦后,有利于去除铁屑表面沉积的钝化膜,并增加出水的絮凝效果。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铁碳比对脱色率的影响

  单独用铁屑也具有脱色效果,但不及两者混合。加入碳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铁屑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结垢现象,另一方面是利用铁屑与活性碳形成较大的原电池,使铁屑在受到微原电池腐蚀的基础上,又受到较大原电池的腐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它们的氧化还原、混凝、絮凝、电泳和吸附等综合作用。所以Fe/C比也应有一个适当值,且加入的碳的种类可以为活性炭或焦炭,碳种类对有机物等去除率影响不大,因此按经济因素考虑应选焦炭为最佳,具体设计参数为Fe/C(体积比)=1}2.

  反应温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效果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有所改善,但变化不大,一般均在常温下进行反应。

  铁屑粒度的影响

  铁屑粒度越小,单位重量铁屑中所含的铁屑颗粒越多,使电极反应中絮凝过程增加,利于提高去除率;另一方面铁屑粒度越小,颗粒的比表面积越大,微电池数也增加,颗粒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延长了过柱时间,也提高了去除率。故一般的粒度以6080目为佳。

  铁粉品种

  一般使用的铁屑有铸铁屑和钢铁屑两种。铸铁屑含碳量高,处理效果好,但材料来源不易,絮体易破碎,强度低,易压碎结块;钢铁屑含碳量稍低而效果差,但材料易得。在流动水体中,能与废水接触均匀,不易短流或结块,表面钝化物也易被带走,自然更新力强,且增大停留时间,效果也能接近铸铁屑。马业英等人研究了磁性铸铁粉处理含铬电镀废水,取得了极佳的净化效果。磁性铸铁粉主要强化了铸铁粉表面的微电池作用,同时也加速了铁粉表面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速度,也能加速絮体的沉降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