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化学脱色法

发布时间:2018-3-23 9:51:47

  混凝法

  混凝法是处理印染废水常用的方法之一,采用絮凝剂将染料分子和其它各类杂质进行吸附、絮凝、沉降,以污泥形式排出,使印染废水净化。一般情况下,铝盐铁盐等无机混凝剂对以胶体或悬浮状态存在于废水中的染料有良好的混凝效果。混凝法的主要优点是工程投资少、处理量大、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混凝法成为处理印染废水的重要手段。混凝法随水质变化需改变投料条件,实际运行管理困难,对含亲水性染料的印染废水处理效果差,COD去除率低,泥渣量大且脱水困难,因此影响了该方法应用的推广。

  氧化法

  氧化法是将染料分子中发色基团的不饱和双键氧化断裂,形成分子量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从而使发色基团变为可降解的结构。氧化法是较成熟的方法。氧化剂一般采用Fenton试剂、臭氧、氯气、次氯酸钠等。Fenton试剂是一种重要的脱色氧化剂,是由H2O2溶液和FeSO4溶液按一定量比混合而成的,借助Fe2+与H2O2的链式反应产生的氢氧自由基氧化目标染料并导致其降解脱色。陈文松[10]等人研究了低剂量Fenton氧化-混凝法对3种不同模拟水样和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pH值为4-6时,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结果令人满意,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和95%。另外,臭氧也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对于水溶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率很高,对分散染料也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但对其他以悬浮状态存在于废水中的还原染料、硫化染料和涂料的脱色效果较差。含氯氧化剂对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处理效果较好,而对直接染料和分散染料的处理效果欠佳。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化学药品用量少,后处理简单,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利用直流电电解产生胶溶离子膜,吸附并沉淀染料分子、离子,适用于阴、阳离子染料.近年来出现的微电解法是一种集电解、混凝、电絮凝、吸附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于一体的废水处原电池,并以充人的污水为电解质溶液,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通过反应生成的Fe2+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某些氧化态的有机物还原成还原态,并使部分有机物开环裂解,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而同时Fe2+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作用,新生成的H2也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对氧化态有机物有还原作用。因此,其COD、BOD去除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但是微电解过程不消耗碳粒,消耗铁屑,给微电解设备造成腐蚀问题,由于铁屑的消耗时间增加,微电解效果变差,被废水浸泡的铁屑容易生锈,形成板块,影响处理效果。产生的大量铁泥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陈武等利用三维电极电化学方法进行了去除印染废水COD和色度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经三维电极处理10min后,COD去除率达89.03%,色度去除率达99.43%,印染废水经处理后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