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

发布时间:2021-2-25 10:09:39

申请日 20200401

公开(公告)日 20201127

IPC分类号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包括沉淀箱,沉淀箱前端面设有过滤筒,溢流口与过滤筒内部连通,过滤筒内壁中间位置设固定环,固定环上方设过滤盒,过滤筒下方连接有引流弯管,引流弯管末端设有混合反应箱,混合反应箱前端设有过滤箱,过滤箱与混合反应箱通过连通管连通,过滤箱内部设活性炭吸附棉,过滤箱前端面设排水管;该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过滤盒配合滤网进行初步的过滤,提杆配合拉环便于取出更换过滤盒进行清理更换,在混合反应箱中加入絮凝剂进行部分沉淀反应,反应后的溶液通过连接管进入到过滤箱中,在经过活性炭吸附棉的的过滤吸附,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

7.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包括沉淀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中间开设沉淀槽(10),所述沉淀箱(1)后端面上设进水管(12),所述沉淀箱(1)前端面设有过滤筒(2),所述沉淀箱(1)前端面靠近顶部位置开设有溢流口(11),所述溢流口(11)与过滤筒(2)内部连通,所述过滤筒(2)内壁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环(20),所述固定环(20)上方设有过滤盒(21),所述过滤盒(21)底部设有滤网(22),所述过滤盒(21)上表面对称设有提杆(23),过滤筒(2)下方连接有引流弯管(3),所述引流弯管(3)末端设有混合反应箱(4),所述混合反应箱(4)内部为空心状,所述混合反应箱(4)内壁与外壁之间为镂空区域,且在镂空区域中间安装有加热环(5),所述混合反应箱(4)前端设有过滤箱(6),所述过滤箱(6)与混合反应箱(4)通过连通管(41)连通,所述过滤箱(6)内部设有若干个活性炭吸附棉(7),所述过滤箱(6)前端面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排水管(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与过滤筒(2)熔接固定,所述沉淀箱(1)底部设支撑杆,所述进水管(12)与沉淀箱(1)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0)与过滤筒(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过滤筒(2)与引流弯管(3)焊接固定,所述过滤盒(21)的直径与固定环(20)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滤网(22)与过滤盒(2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提杆(23)与过滤盒(2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提杆(23)顶部还设有拉环(230),所述拉环(230)与提杆(23)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箱(4)后端顶部开设有连接口(40),所述引流弯管(3)末端与连接口(40)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41)一端与混合反应箱(4)内部连通,所述连通管(41)上还设有阀门(410),所述阀门(410)与连通管(41)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41)另一端与过滤箱(6)熔接固定,所述活性炭吸附棉(7)呈等间距分布,且数量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棉(7)与过滤箱(6)粘接固定,所述排水管(60)与过滤箱(6)熔接固定。

说明书

一种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主要来自于炼焦、煤气净化及化工产品的精制过程,为高浓度含酚、氰、油、氨氮及有毒有害有机物的废水,其中以蒸氮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氨水为主要来源,焦化废水是一种公认的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其处理难度在于氰化物、酚类含量高,多环芳烃及杂环化合物难生物降解,可生化性差,高浓度氨氮抑制生物活性导致生物脱氮效果不佳;

现有技术中,焦化废水净化池净化过滤复杂净化成本很高,成本高,使用不够方便,且净化不够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重净化式焦化废水净化池,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箱中间开设沉淀槽,所述沉淀箱后端面上设进水管,所述沉淀箱前端面设有过滤筒,所述沉淀箱前端面靠近顶部位置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过滤筒内部连通,所述过滤筒内壁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方设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底部设有滤网,所述过滤盒上表面对称设有提杆,过滤筒下方连接有引流弯管,所述引流弯管末端设有混合反应箱,所述混合反应箱内部为空心状,所述混合反应箱内壁与外壁之间为镂空区域,且在镂空区域中间安装有加热环,所述混合反应箱前端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与混合反应箱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过滤箱内部设有若干个活性炭吸附棉,所述过滤箱前端面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排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箱与过滤筒熔接固定,所述沉淀箱底部设支撑杆,所述进水管与沉淀箱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环与过滤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过滤筒与引流弯管焊接固定,所述过滤盒的直径与固定环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滤网与过滤盒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提杆与过滤盒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提杆顶部还设有拉环,所述拉环与提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反应箱后端顶部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引流弯管末端与连接口粘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混合反应箱内部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还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连通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连通管另一端与过滤箱熔接固定,所述活性炭吸附棉呈等间距分布,且数量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活性炭吸附棉与过滤箱粘接固定,所述排水管与过滤箱熔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便于初步进行沉淀处理,废水从溢流口进入到过滤筒中,过滤盒配合滤网进行初步的过滤,提杆配合拉环便于取出更换过滤盒进行清理更换,过滤后的废水通过引流弯管进入到混合反应箱中,在混合反应箱中加入絮凝剂进行部分沉淀反应,加热环安装在混合反应箱的夹层镂空区域中,便于对混合反应箱内部进行加热处理,加快反应,反应后的溶液通过连接管进入到过滤箱中,再经过活性炭吸附棉的的过滤吸附,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

发明人 (郭亚辉;金兰;王晓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