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

发布时间:2021-2-25 9:51:09

申请日 20191129

公开(公告)日 20201127

IPC分类号 C02F1/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包括池体和水平设置在池体上方的横管,横管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多根支管,且支管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池体的背面安装有鼓风机,且鼓风机与横管之间通过弹性软管连通;池体的侧壁靠底端开设有排水口;池体的上方架设有门型支架,门型支架的高度高于横管,且门型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与横管转动连接,池体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末端与横管的一端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横管绕着转轴往复转动,在进行鼓气搅拌的同时配合机械搅拌,加快脱气效率;通过将支管设置成不同长度,可以对不同液位的废水进行鼓气搅拌。

4.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包括池体(1)和水平设置在池体(1)上方的横管(2),所述横管(2)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多根支管(3),且支管(3)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4),所述池体(1)的背面安装有鼓风机(5),且鼓风机(5)与横管(2)之间通过弹性软管(6)连通;所述池体(1)的侧壁靠底端开设有排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上方架设有门型支架(9),所述门型支架(9)的高度高于横管(2),且门型支架(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底端与横管(2)转动连接,所述池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11),且电动推杆(11)的末端与横管(2)的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3)沿着横管(2)的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列,支管(3)的长度不均,由横管(2)的中间向两端支管(3)的长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2)的中部套设有安装套(7),所述安装套(7)为矩形块,且支管(3)贯穿安装套(7)的内部通向横管(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7)的顶部开设有圆槽(8),且转轴(10)的底端伸入圆槽(8)中,转轴(10)通过轴承与安装套(7)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为顶端呈开口的矩形凹槽结构,且池体(1)的顶部呈收口状。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

背景技术

脱气池是污水处理的工序之一,在二沉池出水井用Fenton供料泵送至Fenton氧化塔,将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氧化降解,Fenton氧化塔出水自流至中和池,在中和池投加液碱,将废水中和至中性;中和池废水自流至脱气池中,通过鼓风搅拌,将废水中的少量气泡脱除;脱气池出水自流至混凝反应池中,在该池中投加絮凝剂PAM并进行充分反应,使废水中铁泥絮凝;混凝反应后的废水自流至终沉池,将其中的铁泥沉淀,上清液达标排放。终沉池铁泥由污泥泵送至原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现有的脱气池在进行鼓风搅拌时只能对出风口附近的废水进行搅拌,而随着远离出风口的废水则得不到很好的搅拌,其次,出风口设置高度一致,使得不同液位的废水搅拌效果不同。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包括池体和水平设置在池体上方的横管,所述横管的底部垂直设置有多根支管,且支管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池体的背面安装有鼓风机,且鼓风机与横管之间通过弹性软管连通;所述池体的侧壁靠底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池体的上方架设有门型支架,所述门型支架的高度高于横管,且门型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横管转动连接,所述池体的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末端与横管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支管沿着横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列,支管的长度不均,由横管的中间向两端支管的长度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横管的中部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为矩形块,且支管贯穿安装套的内部通向横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的顶部开设有圆槽,且转轴的底端伸入圆槽中,转轴通过轴承与安装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池体为顶端呈开口的矩形凹槽结构,且池体的顶部呈收口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气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支管设置成不同长度,可以对不同液位的废水进行鼓气搅拌;

2.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横管绕着转轴往复转动,在进行鼓气搅拌的同时配合机械搅拌,加快脱气效率。

发明人 (聂颖;顾爱兵;许洪峰;李世英;仲海俊;李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