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受限曝气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3-6 8:56:25

  申请日1996.05.31

  公开(公告)日1997.08.13

  IPC分类号C02F9/00; C02F3/20; C02F1/52

  摘要

  竖向受限曝气污水处理装置,由混合器、曝气池、絮凝池、沉淀池组成,其特点是混合器与曝气池进水口联接,混合器内设有多层多孔板;曝气池内分隔有竖向廊道,廊道内布有竖向多管式曝气受限器,池底面均布满曝气头,絮凝池分别与曝气池、沉淀池相联,絮凝廊道内布有多层格网,沉淀池内设有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该装置曝气均匀充分,可以大幅度地节省曝气时间和曝气池体积,其污水停留时间仅为传统的四分之一,能耗为十分之一。

  権利要求書

  1、一种竖向受限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 曝气池和曝气头,其特征在于:混合器(1)与曝气池(2) 进水口相联,混合器(1)由管体、管内设有的多层多 孔板组成;曝气池(2)内分隔有竖向廊道,廊道内设 有竖向多管式的曝气受限器(8),曝气池(2)底面上 均匀布满曝气头(7);曝气池(2)与絮凝池(3)相接, 絮凝池(3)内布有多层格网(6);絮凝池(3)与沉 淀池(4)相接,其池内设有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5), 组成竖向受限曝气污水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受限曝气污水处理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5)的斜 板间距在10-30毫米。

  说明书

  竖向受限曝气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目前污水处理中的曝气方式,从动力学观点看有重 大缺点:其一是曝气不均匀,由于曝气头不是沿曝气池 底部全面布设,而是布设在某一个区域内;没有曝气头 的地方的污水,是靠曝气气泡造成的循环水流带到曝气 区进行曝气,或者循环水流的扩散作用,使已曝气充氧 的水体扩散到没布曝气头地区,为这些地区生化反应提 供溶解氧。在这种流动状态下水流必然存在死区,而死 区的水很难被带到主流区,而已曝过气的水也很难扩散 到死区。为了把死区的污水也处理好,就要大大增长曝 气时间,增加处理设备体积及基建投资和曝气量。其二 是从微孔曝气头喷出来的小气泡能很快长大,使气泡在 水中停留时间短,而且气泡比表面积小,使氧在水中的 转移率过低,曝气的动力效率很低。这样不仅能耗高, 而且严重地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竖向均匀受限曝气污 水处理装置,克服了目前污水处理中的缺点,在曝气池 的底部均匀布满曝气头,消除曝气死区,大大地节省曝 气时间及曝气池体积,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大幅度节 省投资,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由混合器1、曝气池2、絮凝池3、沉淀 池4、小间距斜板设备5、格网6、曝气头7、曝气受限器 8,沉淀池4用管路与混合器1进口联接,如图1所示;其 特征在于:混合器1与曝气池2进水口相联,混合器1由管 体和管内设有多层的多孔板组成,曝气池2内分隔有竖 向廊道,竖向廊道内有竖向多管式曝气受限器8,曝气 池2的底面上均匀布满曝气头7,曝气池2与絮凝池3相联, 絮凝池3内廊道内布有多层格网6,絮凝池3与沉淀池4相 联,沉淀池4内布有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5,组成竖向受 限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小间距沉淀设备的斜板间 距在10-30毫米。

  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混合器:

  混合器1是由园管及管内有多层多孔板组成,它利 用水流通过多层多孔板的惯性作用产生强烈的湍流剪切 力,可以破碎回流污泥中活性污泥絮体,使之变为小尺 度高比表面积状态;利用过孔水流的惯性作用,完成细 小活性污泥絮体与污水的宏观混合;利用过孔水流形成 的微涡旋的惯性作用,完成活性污泥向水体细部的混合 与扩散(亚微观的混合和扩散)。

  沿曝气池的底部均匀布满微孔的曝气头:

  传统的曝气方式中,曝气头在曝气池局部地方布设, 因此存在曝气死区,这部分的污水需靠曝气气泡流造成 的循环水流带到曝气区,或是已曝气充过氧的污水扩散 到曝气死区为其提供生化所需的溶解氧。这样就大大增 大了曝气时间,大大地增大曝气池体积,也大大增大了 曝气量。由于沿曝气池2底部均匀布满曝气头7,就可以 消除曝气池内死区,形成了均匀曝气,可以大幅度地节 省曝气时间与曝气池体积。

  曝气受限器:

  曝气受限器是利用填料把曝气池的竖向廊道的流动 通道变成若干小尺度的竖向通道。上升气泡流在上升过 程中,使水流产生扰动,而水流的扰动受到曝气受限器 流动通道尺度的限制,产生强烈的湍流剪切作用,这一 作用不仅限制了气泡尺度长大,也限制了活性污泥絮体 长大,使它们均处于高比表面积状。由于流动空间尺度 减少,其水流产生的高强度剪切,再加上微小气泡上升 的动力作用,在曝气受限器中形成了高比例的微涡旋, 由于微涡旋的惯性效应大幅度地提高了曝气受限器中亚 微观传质速率,大幅度地提高了氧的转移速率与生化过 程的速率。

  絮凝池的廊道中的格网:

  利用过网水流通过格网速度变化产生的惯性效应, 利用格网后面产生的微涡旋的惯性效应,大幅度地增加 了活性污泥絮体碰撞机率,大大加速了其絮凝的过程。

  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

  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沉淀距离短,在同一时间可以 使更小的污泥絮体颗粒沉淀下来,小间距斜板使流动空 间尺度减少,增加了粘性力与惯性力比例,抑制了湍流 脉动,有利于小尺度污泥絮体沉淀;小间距斜板增加通 过水流的水头损失,使沉淀池布水均匀有利沉降;小间 距斜板排泥性能好,不产生积泥,加快沉淀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部分污泥回流与经过初步沉淀 后的污水混合后进入混合器1,经过充分混合后,污水 进入曝气池2内,首先经过竖向廊道中的曝气受限器8, 由于产生强烈的湍流剪切力作用,限制了气泡尺度长大 和活性污泥絮体长大,使他们均处在高比表面积状,加 上曝气池的竖向廊道底面均匀布满曝气头,使污水在竖 向廊道中均可充分曝气,克服过去一般曝气池内的曝气 死区。经曝气后的污水进入絮凝池内,在池内的多层格 网作用下,加速絮凝过程。污水最后进入沉淀池4,经 沉淀池4内小间距斜板沉淀设备,使更小的污泥絮体颗 粒沉淀下来,完成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一、由于利用管式多孔板的混合器,造成的水流的 高强度湍流剪切力,使回流活性污泥被分散为小尺度细 小活性污泥絮体与污水进行宏观混合,并完成其亚微观 的混合与扩散;为活性污泥与有机底质及氧的充分接触 及转换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气流在竖向廊道内受到曝气受限器的壁面约束, 实现受限曝气,克服目前的自由曝气缺点。曝气受限器 内,气泡上升对水流的扰动远大于自由曝气对水流的扰 动,可以大幅度增加了传质速率与氧的转移速率,降低 了能耗,其能耗约为传统工艺的十分之一。曝气池底面 均匀布满曝气头,使水流在竖向廊道的顺逆流动中均能 曝气,克服过去曝气池内的曝气死区,形成均匀曝气, 可以大幅度地节省曝气时间和曝气池体积,其污水停留 时间仅为传统的工艺的1/4-1/6。

  三、絮凝廊道布有多层格网,可以大幅度地增加活 性污泥絮体碰撞机率,加速其絮凝进程。

  四、小间距斜板沉淀装置,可以使更小的污泥絮体 颗粒沉淀,加速污水沉淀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