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6 14:32:01

  申请日2018.03.29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20;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它包括PH调节池(1),在PH调节池(1)上设有发蓝废水入口(2),PH调节池(1)与过滤池(3)相连,所述的过滤池(3)中设有分离发蓝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杂质用的DF膜(4),所述的DF膜(4)将过滤池(3)分为离子所在的高浓度区域和透过DF膜(4)后的淡水所在的低浓度区域,在高浓度区域设有管道与酸碱废水处理装置(5)相连,在低浓度区域设有管道与回用收集池(6)相连,在回用收集池(6)上设有对淡水加药再处理的加药孔(7),本实用新型能分离发蓝废水中少量的锌、镍、铅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浮油等有机物质以及砂土等杂质,能减少酸碱废水的处理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它包括PH调节池(1),在PH调节池(1)上设有发蓝废水入口(2),其特征在于:PH调节池(1)与过滤池(3)相连,所述的过滤池(3)中设有分离发蓝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杂质用的DF膜(4),所述的DF膜(4)将过滤池(3)分为离子所在的高浓度区域和透过DF膜(4)后的淡水所在的低浓度区域,在高浓度区域设有管道与酸碱废水处理装置(5)相连,在低浓度区域设有管道与回用收集池(6)相连,在回用收集池(6)上设有对淡水加药再处理的加药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F膜的膜孔径为0.1-0.2微米。

  说明书

  一种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属于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发蓝是将钢在空气中加热或直接浸於浓氧化性溶液中,使其表面产生极薄的氧化物膜的材料保护技术,也称发黑。

  目前常规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处理为发蓝工艺所产生的废水直接混合在其他电镀工艺酸碱废水中进行处理,常规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发蓝废水和酸碱废水直接一同聚集于酸碱废水收集池,在酸碱废水收集池内经过第一次PH池的调节、高级氧化、第二次PH调节后,依次排入混凝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最后才排放:此类处理工艺的缺点是:其一,将发蓝/发黑工艺废水排放进酸碱废水中加大了酸碱废水的处理量。其二,酸碱废水处理因含有少量的锌、镍、铅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浮油、油垢,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质以及砂土等杂质无法做到回收再利用,只能经过系统处理达标排放。

  即,现需要一种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能分离发蓝废水中少量的锌、镍、铅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浮油、油垢,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质以及砂土等杂质,做到回收再利用的同时,能减少酸碱废水的处理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能分离发蓝废水中少量的锌、镍、铅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浮油、油垢,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质以及砂土等杂质,做到回收再利用的同时,能减少酸碱废水的处理量,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它包括PH调节池,在PH调节池上设有发蓝废水入口, PH调节池与过滤池相连,所述的过滤池中设有分离发蓝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杂质用的DF膜,所述的DF膜将过滤池分为离子所在的高浓度区域和透过DF膜后的淡水所在的低浓度区域,在高浓度区域设有管道与酸碱废水处理装置相连,在低浓度区域设有管道与回用收集池相连,在回用收集池上设有对淡水加药再处理的加药孔,

  上述的DF膜的膜孔径为0.1-0.2微米。

  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金属热处理发蓝废水回用装置, PH调节池与过滤池相连,所述的过滤池中设有分离发蓝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及杂质用的DF膜,所述的DF膜将过滤池分为离子所在的高浓度区域和透过DF膜后的淡水所在的低浓度区域,在高浓度区域设有管道与酸碱废水处理装置相连,在低浓度区域设有管道与回用收集池相连,在回用收集池上设有对淡水加药再处理的加药孔,这样的结构,通过DF膜的过滤,能将发蓝废水中碳酸根、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少量的锌、镍、铅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浮油、油垢,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质以及砂土等杂质分离,从而实现回收再利用废水的目的,同时,减少了酸碱系统的加药量与处理压力,用于加药系统的补水也可有效的减少工业用水量,有效的减少了成本;DF膜的膜孔径为0.1-0.2微米,根据多次试验,这样能高效的进行分离,同时,分离后所回收的清水达到80%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