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的回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8-6-2 8:15:54

  申请日2013.10.21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集水调节池以及车间回用系统,所述集水调节池内设置有污水提升泵并通过污水提升泵连接反应初沉池,反应初沉池上方通过药剂管连接药剂槽,反应初沉池采用虹吸式脉冲布水器连接水解酸化池,继而水解酸化池连接生物炭池,所述生物炭池通过接触氧化池连接二次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设置有污水排放口,其中,二级沉淀池还连接车间回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印染处理系统对于一些成分复杂、脱色难度大的印染废水、碱减量废水,还难以做到达标排放,处理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避免了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水资源的浪费的技术性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集水调节池以及车间回用系统,所述集水 调节池内设置有污水提升泵并通过污水提升泵连接反应初沉池,反应初沉池上 方通过药剂管连接药剂槽,其特征在于,反应初沉池采用虹吸式脉冲布水器连 接水解酸化池,继而水解酸化池连接生物炭池,所述生物炭池通过接触氧化池 连接二次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设置有污水排放口,其中,二级沉淀池还连 接车间回用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调节池 前端通过污水管连接有用于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悬浮物及杂物的机械格 栅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调节池 与反应初沉池之间还连接有冷却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污泥浓缩池和隔膜压缩机,所述污泥浓缩池与隔膜压缩机相连,所述污泥浓缩 池分别还连接水解酸化池、生物炭池以及二次沉淀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回用系 统包括连接二级沉淀池的物化沉淀池,所述物化沉淀池后续还依次连接无阀过 滤池以及污水贮存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调节池 池底设置有穿孔曝气管。

  说明书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水量大,成分复杂,色度高,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 剂、酸碱、纤维杂质及无机盐等,现在国内对于简单的印染废水的处理已经很 成熟,但对于成分复杂、脱色难度大的印染废水、碱减量废水,还难以做到达 标排放,处理回收利用率低,没有行业普适用的处理回用技术,目前,印染水 处理领域出现了一种泡沫分离技术与芬顿氧化相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但 是这种方法只适合低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因此,需要对印染废水处理系统进 一步改善,以使其能更好的处理印染废水且使大部分废水能回收利用,减少印 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印染处理系统对于一些成分复杂、脱色难度大的印染废水、碱减量废水,还难 以做到达标排放,处理回收利用率低,导致印染废水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水 资源的浪费的技术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集水调节池以及车间回用系统,所述集 水调节池内设置有污水提升泵并通过污水提升泵连接反应初沉池,反应初沉池 上方通过药剂管连接药剂槽,反应初沉池采用虹吸式脉冲布水器连接水解酸化 池,继而水解酸化池连接生物炭池,所述生物炭池通过接触氧化池连接二次沉 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设置有污水排放口,其中,二级沉淀池还连接车间回用 系统。

  优选地,所述集水调节池前端通过污水管连接有用于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漂 浮物、悬浮物及杂物的机械格栅井。

  优选地,所述集水调节池与反应初沉池之间还连接有冷却塔。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和隔膜压缩机,所述污泥浓缩池与隔 膜压缩机相连,所述污泥浓缩池分别还连接水解酸化池、生物炭池以及二次沉 淀池。

  优选地,所述车间回用系统包括连接二级沉淀池的物化沉淀池,所述物化 沉淀池后续还依次连接无阀过滤池以及污水贮存池。

  优选地,所述集水调节池池底设置有穿孔曝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印染处理系统对 于一些成分复杂、脱色难度大的印染废水、碱减量废水,还难以做到达标排放, 处理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避免了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水资源的浪费的 技术性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