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02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26; B01D21/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气泡分离与导流分散式污泥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沉淀池本体的中心带有分配管,分配管的上端通过转轴安装有电机,位于沉淀池本体中的分配管上端安装有进水分配盘,其侧壁安装有上下设置的活动搅拌叶片,进水分配盘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壁上下安装有固定搅拌叶片,上下固定搅拌叶片与上下活动搅拌叶片之间间隔布置并带有粉碎间距;分配管的侧壁安装有弹性伸缩式导水管,弹性伸缩式导水管的端部带有滚轮,滚轮与安装于沉淀池本体内壁的导向环滚动触接;沉淀池本体的上部出水管与真空抽水泵连接,沉淀池本体的下部侧壁带有与风机连接的导风管。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气泡分离与导流分散式污泥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1),沉淀池本体(1)的中心带有分配管(2),分配管(2)的上端通过转轴(7)安装有电机(3),电机(3)设置于沉淀池本体(1)的外侧顶面,位于沉淀池本体(1)中的分配管(2)的上端安装有进水分配盘(4),其侧壁安装有上下设置的活动搅拌叶片(5),进水分配盘(4)与进水管(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上下安装有固定搅拌叶片(8),上下固定搅拌叶片(8)与上下活动搅拌叶片(5)之间间隔布置并带有粉碎间距;所述分配管(2)的侧壁安装有弹性伸缩式导水管(9),弹性伸缩式导水管(9)的端部带有滚轮(10),滚轮(10)与安装于沉淀池本体(1)内壁的导向环(11)滚动触接;
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上部出水管(13)与真空抽水泵(14)连接,沉淀池本体(1)的下部侧壁带有导风管(15),导风管(15)与风机(12)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泡分离与导流分散式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式导水管(9)包括与分配管(2)连通的内导管(91)及滑动套置于内导管(91)外壁的外导管(92),内导管(91)与外导管(92)之间安装有弹簧(93),内导管(91)的端部带有轴向通孔(911),外导管(92)的端部带有径向通孔(92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泡分离与导流分散式污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11)通过支架(12)与沉淀池本体(1)的内壁固连,导向环(11)的内壁带有多个间隔均匀布置的凸起(111)。
说明书
新型气泡分离与导流分散式污泥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污泥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中的污泥水一般需要进行粉碎处理,粉碎过滤后的污泥从沉淀池的底部排出,净化后的水从沉淀池的顶部排出.现有的沉淀池中,设置的中心转轴上安装有搅拌片,转轴的上端通过电机驱动,在搅拌片的转动下,将污泥进行粉碎,减小大泥块的存在。由于搅拌片只设置在中心转轴上,沉淀池中靠近其内壁的污泥难以搅动,从而需要长时间搅拌才能完全搅碎污泥,其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新型气泡分离与导流分散式污泥沉淀池,其采用错开式搅拌结构,大大提高了污泥的搅碎效率及效果,缩短沉淀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新型气泡分离与导流分散式污泥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沉淀池本体的中心带有分配管,分配管的上端通过转轴安装有电机,电机设置于沉淀池本体的外侧顶面,位于沉淀池本体中的分配管的上端安装有进水分配盘,其侧壁安装有上下设置的活动搅拌叶片,进水分配盘与进水管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壁上下安装有固定搅拌叶片,上下固定搅拌叶片与上下活动搅拌叶片之间间隔布置并带有粉碎间距;所述分配管的侧壁安装有弹性伸缩式导水管,弹性伸缩式导水管的端部带有滚轮,滚轮与安装于沉淀池本体内壁的导向环滚动触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上部出水管与真空抽水泵连接,沉淀池本体的下部侧壁带有导风管,导风管与风机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弹性伸缩式导水管包括与分配管连通的内导管及滑动套置于内导管外壁的外导管,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安装有弹簧,内导管的端部带有轴向通孔,外导管的端部带有径向通孔。
所述导向环通过支架与沉淀池本体的内壁固连,导向环的内壁带有多个间隔均匀布置的凸起。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采用弹性伸缩式导水管,对污泥水进行导流的同时还能对其进行初步粉碎处理,利于提高后期的搅拌粉碎效果;沉淀池本体的内壁与分配管之间设置相间隔的搅拌叶片,并采用超声波分离技术,相比传统的单叶片结构,大大提高了搅拌效果,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倾斜设置的搅拌叶片之间的搅拌阻力小,能耗低;本发明还采用于沉淀池底部产生气泡的方式,辅助对污泥分散,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