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11 14:06:01

  申请日2015.07.19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IPC分类号C02F9/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调节池、超声池、沉淀池、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吸附装置,所述的调节池和超声池间的管道上设有芬顿药剂添加装置;所述的超声池和沉淀池间管道上设有混凝药剂添加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上连接有一吸附材料再生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将超声波辅助芬顿、铁碳微电解、吸附等多种深度处理技术耦合起来,用于处理难以生物降解处理的RO浓水,兼具各种深度处理技术的特点,可以将RO浓水有效处理到达标排放;吸附材料采用生物再生或加热再生技术,经再生后的吸附材料可以循环使用,节约处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调节池、超声池、沉淀池、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吸附装置,所述的调节池和超声池间的管道上设有芬顿药剂添加装置;所述的超声池和沉淀池间管道上设有混凝药剂添加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上连接有一吸附材料再生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中装有铁碳填料,所述的铁碳填料为椭圆形的铁碳颗粒,粒径为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的底部安装有微孔曝气盘。

  说明书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水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水处理技术逐步升级,膜处理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反渗透(RO)膜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型分离技术。以超滤、反渗透为主的膜法深度处理工艺在炼油、印染、石化等行业的污水回用中得到了规模应用,其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通常情况下,反渗透工艺的实际产水率不足75%,约有25%的浓水。反渗透(RO)浓水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等产生污染;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过高的总溶解性固体对活性污泥的生长也非常不利。

  RO浓水为经过生化处理后经膜处理的浓缩废水,深度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对RO浓水的处理方式有提高回收率、直接或间接排放、综合利用、蒸发浓缩、去除污染物等。如何高效地降解有机物和降低能耗是该方法处理RO浓水所面临的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将RO浓缩处理排放,处理成本低的一种RO浓水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调节池、超声池、沉淀池、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吸附装置,所述的调节池和超声池间的管道上设有芬顿药剂添加装置;所述的超声池和沉淀池间管道上设有混凝药剂添加装置;所述的吸附装置上连接有一吸附材料再生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中装有铁碳填料,所述的铁碳填料为椭圆形的铁碳颗粒,粒径为1-2cm;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的底部安装有微孔曝气盘,用于曝气以防止铁碳颗粒板结。

  进一步,所述的吸附装置内的吸附材料为改性活性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将超声波辅助芬顿、铁碳微电解、吸附等多种深度处理技术耦合起来,用于处理难以生物降解处理的RO浓水,兼具各种深度处理技术的特点,可以将RO浓水有效处理到达标排放;

  2)吸附材料采用生物再生或加热再生技术,经再生后的吸附材料可以循环使用,节约处理成本;

  3)采用铁碳微电解,一方面电解能起到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作用,另一方面,相对一般电解法,不需要接电,节约了能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