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纳滤技术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11 14:02:55

  申请日2015.09.02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4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纳滤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设置在所述的调节池内用以将污水提升至厌氧池内的提升泵,依次与厌氧池经溢流口连通的好氧池、MBR池、沉淀池和清水池,以及依次与所述的清水池经管路连通的袋式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以及纳滤装置,所述的纳滤装置的产水口接排放口,浓水侧经回流管路回流至调节池。纳滤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纯净水设备中,如食品用水,井水净化等,本实用新型突破性地将其应用到废水处理中,而且再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地表五类水排放标准,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还运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调节池进行处理,减少了运行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采用纳滤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设置在所述的调节池内用以将污水提升至厌氧池内的提升泵,依次与厌氧池经溢流口连通的好氧池、MBR池、沉淀池和清水池,以及依次与所述的清水池经管路连通的袋式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以及纳滤装置,所述的纳滤装置的产水口接排放口,浓水侧经回流管路回流至调节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还包括生活污水接入管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池内设置有弹性立体填料以增大生物接触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为斜管式或斜板式沉淀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MBR池和好氧池间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所述的污泥回流装置包括设置在MBR池底部的污泥回流泵,连通所述的污泥回流泵和好氧池的污泥回流管。

  说明书

  采用纳滤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纳滤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1)镀件清洗水;(2)废电镀液;(3)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极板洗水,通风设备冷凝水,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4)设备冷却水,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温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

  目前电镀废水处理后仅能达到地标三类水标准,随着环境污染情况更加严重,对污水的排放标准做了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已经将排放标准由满足地标三级的水提升至地表五类水标准;经前期处理后的电镀废水这类的COD,氨氮含量不太高的污水,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虽能够很好的去除COD及氨氮,但是其出水中的含量非常小又不能达到地表五类水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纳滤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纳滤装置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设置在所述的调节池内用以将污水提升至厌氧池内的提升泵,依次与厌氧池经溢流口连通的好氧池、MBR池、沉淀池和清水池,以及依次与所述的清水池经管路连通的袋式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以及纳滤装置,所述的纳滤装置的产水口接排放口,浓水侧经回流管路回流至调节池。

  所述的调节池还包括生活污水接入管路。

  所述的好氧池内设置有弹性立体填料以增大生物接触的面积。

  所述的沉淀池为斜管式或斜板式沉淀池。

  在所述的MBR池和好氧池间设置有污泥回流装置,所述的污泥回流装置包括设置在MBR池底部的污泥回流泵,连通所述的污泥回流泵和好氧池的污泥回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纳滤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纯净水设备中,如食品用水,井水净化等,本实用新型突破性地将其应用到废水处理中,而且再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地表五类水排放标准,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还运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调节池进行处理,减少了运行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