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23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IPC分类号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包括泥水分离主体、出水管和进气管,泥水分离主体设有套管、套筒、活塞接头、活动杆、提手和活塞,套管、套筒和活塞接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相互固定连接,活动杆贯穿套管的内腔,提手固定在活动杆的上端,活塞固定在活动杆的下端,活塞的形状与活塞接头的形状相同且与活塞接头的内腔壁间隙设置;出水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一竖管、横管和第二竖管,第一竖管的上端与活塞接头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竖管上设有竖向设置的进气管,进气管的上端设有进气调节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调节性强、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对反应池的出水量和污泥流失量进行有效控制。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水分离主体(1)、出水管(2)和进气管(3),所述泥水分离主体(1)设有套管(101)、套筒(102)、活塞接头(103)、活动杆(104)、提手(105)和活塞(106),套管(101)、套筒(102)和活塞接头(10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相互固定连接,套筒(102)的内径大于套管(101)的内径且两者的内腔相互连通,套筒(102)上设有进水通道,活动杆(104)贯穿套管(101)的内腔,提手(105)固定在活动杆(104)的上端,活塞(106)固定在活动杆(104)的下端,活塞(106)的形状与活塞接头(103)的形状相同且与活塞接头(103)的内腔壁间隙设置;
所述出水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一竖管(201)、横管(202)和第二竖管(203),第一竖管(201)的上端与活塞接头(10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竖管(201)的下端与横管(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横管(202)的另一端与第二竖管(203)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进气管(3)竖向设置第二竖管(203)上,且使进气管(3)的内腔与第二竖管(203)的内腔相互连通,进气管(3)的上端设有进气调节阀(30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2)由均匀分布的多条栅条围成,所述进水通道为相邻栅条之间的间隙。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主体(1)还设有环形刮渣板(107),所述套筒(102)的栅条穿过环形刮渣板(107)上设置的通孔,环形刮渣板(107)通过连接板与活动杆(104)的下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刮渣板(107)位于活塞(106)的上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的下端处于第二竖管(203)的内腔中部位置。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04)的上端设有刻度标记,刻度标记用于标示活动杆(104)下端上的活塞(106)与活塞接头(103)之间的间隙大小。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主体装置设置在反应池中而出水管 设置在沉淀池中的泥水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如何让泥水进行有效分离是考量污水处理系统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大多采用出水堰,根据其形状可分为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等类型。 出水堰因其自身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如果想增大污水流量,其壁厚就必须相应的增大,以便 承载更大流量污水的各种作用力,因此也会相应地增加制造成本。另外,一旦反应池和相应 的出水堰建造完成后,出水堰的出水量就相对固定下来,不可调节,也不能通过出水堰对反 应池的反应时间进行调节,且出水堰不宜做成自动化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可调节性强、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对反应池的出水量和污泥流失量进行 有效控制。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出水堰进行泥水分离时其造价高、不易控制,出 水量不可调节,且不能对反应池的污泥流失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用 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包括泥水分离主体、出水管和进气管,所述泥水分离主体设有 套管、套筒、活塞接头、活动杆、提手和活塞,套管、套筒和活塞接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相 互固定连接,套筒的内径大于套管的内径且两者的内腔相互连通,套筒上设有进水通道,活 动杆贯穿套筒的内腔,提手固定在活动杆的上端,活塞固定在活动杆的下端,活塞的形状与 活塞接头的形状相同且与活塞接头的内腔壁间隙设置;
所述出水管包括连为一体的第一竖管、横管和第二竖管,第一竖管的上端与活塞接头的 下端固定连接,第一竖管的下端与横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横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竖管的上端固 定连接;
所述进气管竖向设置第二竖管上,且使进气管的内腔与第二竖管的内腔相互连通,进气 管的上端设有进气调节阀。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中,所述套筒由均匀分布 的多条栅条围成,所述进水通道为相邻栅条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中,所述泥水分离主体还 设有环形刮渣板,所述套筒的栅条穿过环形刮渣板上设置的通孔,环形刮渣板通过连接板与 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刮渣板位于活塞的上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中,所述进气管的下端处 于第二竖管的内腔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其中,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设 有刻度标记,刻度标记用于标示活动杆下端上的活塞与活塞接头之间的间隙大小。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 新型通过设置泥水分离主体、出水管和进气管,并在实际应用中将泥水分离主体设置在反应 池内,将出水管的出口设置在沉淀池中,由此就构成了一套泥水分离设备。泥水分离主体由 套管、套筒、活塞接头、活动杆、提手和活塞组成,出水管由连为一体的第一竖管、横管和第 二竖管构成,并使第一竖管的上端与活塞接头的下端连接,在第二竖管上设置竖向设置的进 气管。通过以上结构设置,污水就会从活塞和活塞接头之间的间隙由反应池流入沉淀池,而 大的悬浮物、颗粒物会通过套筒的阻挡作用留在反应池中,从而实现泥水分离的目的。本实 用新型可通过提手调节活动杆下端的活塞与活塞接头内腔壁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实现调节 出水量大小的目的,提手可设置成手动或自动方式,通过连接电气控制装置能实现自动化管 理。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竖管上设置了竖向设置的进气管,通过打开进气管上端的进气 调节阀,使空气由进气管进入出水管,沿出水管向上到达活塞接头处,并从活塞和活塞接头 之间的间隙排向反应池,此时,该处反应池内的污水与空气会形成气水平衡状态,使反应池 内的污水无法通过泥水分离主体和出水管流向沉淀池,有效保证了反应池进行曝气时浑浊的 出水不能排入沉淀池内;一旦停止曝气,气水平衡就会被破坏,反应池内的污水就会通过套 筒的进水通道进入泥水分离设备,并通过活塞与活塞接头之间的间隙进入出水管并流向沉淀 池,大的颗粒物被阻挡在套筒外,由此就实现了对反应池的污泥流失量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作为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由均匀分布的多条栅条围成,并使相邻栅条之间留有进水 的间隙,这种结构的套筒不但使用效果好,而且制造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