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9 14:26:06

  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调节池、提升泵、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第二曝气生物滤池,提升泵连接调节池与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第一曝气生物滤池顶部的溢流管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连接;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且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内氧浓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本发明一方面调整曝气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以提高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有机物氧化效率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除氨氮效率,另一方面将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以便于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内污水可溢流至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减少污水输送能量消耗。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提升泵、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第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提升泵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接、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顶部设置有一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功率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功率并使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内氧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下端连接的第一反冲洗进水管和第二反冲洗进水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上端的第一反冲洗出水管和第二反冲洗出水管,所述第一反冲洗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连通的多个第一出水槽,第二反冲洗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连通的多个第二出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出水槽沿所述第一反冲洗出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个所述第二出水槽沿所述第二反冲洗出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反冲洗出水管和第二反冲洗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的过渡池,所述过渡池底部设置有排水管、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低于所述排水管且所述回流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调节池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进水端分别与第一反冲洗出水管和第二反冲洗出水管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渡池的上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过渡池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破坏气阻的气阻破坏井。

  7.一种基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调节池对污水的水质、水量进行调节;

  (2)将调节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一级处理,并将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污水溢流至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进行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时,分别对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曝气,使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

  (3)出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方法还包括对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处理,所述反冲洗处理形成的浑浊污水回流至调节池内。

  说明书

  一种基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单级曝气生物滤池由于曝气装置在装置下部,氧气浓度梯度由下到上呈递减方式分布,根据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特点,由下到上分别是曝气装置、承托层、填料层,由于承托层通常是由较大的鹅卵石作为材料填充的,这些鹅卵石不会被曝气、反冲的水流或气流冲动,达到剧烈搅动的地步,所以,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不可能达到均匀的地步,会形成局部缺氧的情况,而且,由于在填料层微生物是以生物膜的方式存在的,生物膜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经历着附着、生长、老化、脱落、重新生长的过程,传统的生物膜理论认为:载体表面所生长的生物膜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靠近载体表面的部分称为惰性生物层,这部分微生物由于难以获得食料,活性差,基本不参与生化反应;包裹于惰性层外面的叫活性生物层,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依靠这一层中的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的反洗时间间隔、反洗强度和反洗方式就决定了填料上生物膜的厚度。从生物膜的表层向深层,氧气也呈梯度变化,分别发生着好氧、缺氧和厌氧反应。由于氧气分布的不均匀,局部有缺氧情况,生物膜在不停的动态变化着,所以单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中的COD、氨氮等指标会不断的发生波动,特别是氨氮指标,会由于硝化不完全,又不具备短程硝化的条件,使亚硝酸盐增多,氨氮含量不降反升。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可以在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后串联一个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形成二级曝气生物滤池,这样含亚硝酸的废水会进入第二级的底部曝气区,继续氧化,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为后续反硝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但是,目前的二级曝气生物滤池依然存在有机物、氨氮除去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有机物、氨氮除去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提升泵、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第二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提升泵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接、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顶部设置有一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且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功率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功率并使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内氧浓度大于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下端连接的第一反冲洗进水管和第二反冲洗进水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上端的第一反冲洗出水管和第二反冲洗出水管,所述第一反冲洗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连通的多个第一出水槽,第二反冲洗出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连通的多个第二出水槽。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出水槽沿所述第一反冲洗出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个所述第二出水槽沿所述第二反冲洗出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反冲洗出水管和第二反冲洗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的过渡池,所述过渡池底部设置有排水管、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低于所述排水管且所述回流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调节池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进水端分别与第一反冲洗出水管和第二反冲洗出水管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渡池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通阀与所述过渡池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破坏气阻的气阻破坏井。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调节池对污水的水质、水量进行调节;

  (2)将调节后的污水通过第一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一级处理,并将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污水溢流至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进行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时,分别对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曝气,使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

  (3)出水。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方法还包括对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处理,所述反冲洗处理形成的浑浊污水回流至调节池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调整曝气使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氧浓度,以提高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有机物氧化效率和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除氨氮效率,另一方面将第一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大于第二曝气生物滤池的高度以便于第一曝气生物滤池内污水可溢流至第二曝气生物滤池,减少污水输送能量消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