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26 9:40:47

  申请日2016.12.15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气浮池和厌氧池,待处理的废水进入所述气浮池中,在所述气浮池中预处理,然后再进入所述厌氧池处理,还包括脱氧池,所述脱氧池设置在所述气浮池与厌氧池之间,所述脱氧池内部分为预处理区和脱氧区,所述预处理区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脱氧区设有脱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气浮设备的出水先进入脱氧池中,在脱氧池中通过搅拌设备的作用降低水中的溶解氧,之后再进入厌氧池中,此时厌氧池中的溶解氧水平大大降低,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代谢作用,提高代谢效率;并且由于厌氧单元效率提高,水中可以分解更多的有机物质,有利于后续好氧微生物的处理效率,提高出水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气浮池和厌氧池,待处理的废水进入所述气浮池中,在所述气浮池中预处理,然后再进入所述厌氧池处理,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脱氧池,所述脱氧池设置在所述气浮池与厌氧池之间,所述脱氧池内部分为预处理区和脱氧区,所述预处理区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脱氧区设有脱氧装置;

  所述脱氧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第一侧管,第二侧管,

  所述进水管贯通预处理区,经过所述预处理区的废水进入所述进水管中,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互相贯通,所述第一管段为直管,所述第二管段为圆台状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将所述第一管段中的水聚拢,所述第三管段为圆台状管段,且所述第三管段与第二管段横截面积小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段将所述第二管段中聚拢的废水分散输出;

  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侧管与第二侧管所处的直线垂直于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的中心线,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的进气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均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喷嘴向脱氧装置内部喷射脱氧气体,脱氧气体与所述进水管中进入的废水混合脱氧,然后进入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厌氧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装置中还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设置在废水与脱氧气体混合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氧气体输送装置,所述脱氧气体输送装置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包括一级气浮室、二级气浮室、三级气浮室、四级气浮室,所述一级气浮室连接外部废水进入装置,所述一级气浮室与二级气浮室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三级气浮室为固液分离区,所述四级气浮室连接所述脱氧池,固液分离的废水进入所述四级气浮室中缓存,然后进入所述脱氧池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气浮室中设有液位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外部设有气体输入装置,所述气体输入装置向所述气浮池中输送气体。

  说明书

  一种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气浮设备和厌氧设备组合的装置,这种气浮加厌氧的方式存在一些缺陷:气浮设备出水直接进入厌氧或缺氧单元,此时,废水中的溶解氧处于较高水平,将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代谢作用,使其不能有效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造成厌氧单元的处理效率较低;并且由于厌氧单元效率降低,水中本可以降解的物质无法降解完全,影响好氧微生物的处理效率,最终影响出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脱氧池的作用下,降低了水中溶解氧,提高了厌氧单元的效率,提高了厌氧微生物的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气浮和脱氧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气浮池和厌氧池,待处理的废水进入所述气浮池中,在所述气浮池中预处理,然后再进入所述厌氧池处理,

  还包括脱氧池,所述脱氧池设置在所述气浮池与厌氧池之间,所述脱氧池内部分为预处理区和脱氧区,所述预处理区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脱氧区设有脱氧装置;

  所述脱氧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第一侧管,第二侧管,

  所述进水管贯通预处理区,经过所述预处理区的废水进入所述进水管中,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互相贯通,所述第一管段为直管,所述第二管段为圆台状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将所述第一管段中的水聚拢,所述第三管段为圆台状管段,且所述第三管段与第二管段横截面积小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段将所述第二管段中聚拢的废水分散输出;

  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侧管与第二侧管所处的直线垂直于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的中心线,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的进气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均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喷嘴向脱氧装置内部喷射脱氧气体,脱氧气体与所述进水管中进入的废水混合脱氧,然后进入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厌氧池。

  优选地,所述脱氧装置中还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设置在废水与脱氧气体混合的区域中。

  优选地,还包括脱氧气体输送装置,所述脱氧气体输送装置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侧管和第二侧管上。

  优选地,所述气浮池包括一级气浮室、二级气浮室、三级气浮室、四级气浮室,所述一级气浮室连接外部废水进入装置,所述一级气浮室与二级气浮室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三级气浮室为固液分离区,所述四级气浮室连接所述脱氧池,固液分离的废水进入所述四级气浮室中缓存,然后进入所述脱氧池中。

  优选地,所述四级气浮室中设有液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气浮池外部设有气体输入装置,所述气体输入装置向所述气浮池中输送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中添加了脱氧池,气浮设备的出水先进入脱氧池中,在脱氧池中通过搅拌设备的作用降低水中的溶解氧,之后再进入厌氧池中,此时厌氧池中的溶解氧水平大大降低,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代谢作用,提高代谢效率;并且由于厌氧单元效率提高,水中可以分解更多的有机物质,有利于后续好氧微生物的处理效率,提高出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脱氧装置中,进水管、侧管、出水管的设计方式,能够提高废水与脱氧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脱氧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