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15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3/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除油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格栅池连通;锰砂过滤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除油池出水口连通;调节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锰砂过滤池出水口连通;絮凝反应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调节池出水口连通;二级沉淀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絮凝反应池出水口连通;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口通过管路与二级沉淀池出液口连通;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超滤单元及RO膜脱盐单元。所述处理系统与传统处理设备相比,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少,且无二氧化碳排放,可大量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当地人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周围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水平,经济效益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
格栅池,设进水口,并在进水口出装设格栅,格栅上设置刮板;
除油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格栅池出水口连通;
锰砂过滤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除油池出水口连通,滤膜为锰质活性滤膜;
调节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锰砂过滤池出水口连通,内设搅拌器,加料口通过管路与酸碱料桶连通;
絮凝反应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调节池出水口连通,进水管路上设进水阀,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中和反应区和混凝反应区,内设搅拌单元,中和反应区和混凝反应区分别通过管路外接加药单元;
二级沉淀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絮凝反应池出水口连通,内设混凝反应沉淀器,形成对废水的固液分离处理;
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出液口连通,其内设置多介质过滤层;
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超滤单元及RO膜脱盐单元,超滤单元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由一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酸洗废水进水口,或进入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形成对酸洗废水中粗大悬浮物及杂质的拦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池与锰砂过滤池为水平并排连接,除油池处理后的废水溢流至锰砂过滤池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数量为2个,一备一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设第一缓冲池,调节池与第一缓冲池连接的管路上设废水提升泵,第一缓冲池通过溢流斗与所述絮凝反应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数量为2个,一备一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沉淀池还设回流口,通过回流管将沉淀后上层清液回流至所述絮凝反应池;二级沉淀池底部污泥通过管路与污泥浓缩池、板框式压滤机依次连接,二级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污泥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沉淀池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设第二缓冲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层由石英砂和活性炭堆积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与超滤单元之间设有第一中间水箱;超滤单元与RO膜脱盐单元之间设有第二中间水箱;RO膜脱盐单元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回用水箱;第二中间水箱与RO膜脱盐单元之间的管路上接有阻垢剂加料罐;所述RO膜脱盐单元加料口通过管路接有酸洗保护液加料罐。
说明书
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拥有量23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110位。1997年起,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接近45%,改变了我国水污染治理工作一直以工业废水治理为主的局面,开始加强城市污水的综合治理工作。1999年我国城市污水污染负荷首次超过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我国水污染控制重点已经从工业点源污染为主的控制,逐步转变为以城市污水污染为主的控制。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吨,占污水排放总量的53.8%。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333万吨,其中生活污水COD排放821.7万吨,占废水COD排放总量的61.6%,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水污染形势严峻,特别是城市污水的排放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m3,造成全国1/3以上的水域受到污染。专家指出,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GNP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未来城市的最大危害就是污水。造成我国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全国城镇污染。
酸洗废水是为了清除金属表面氧化物,采用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及磷酸等酸进行酸洗法处理时而产生的废水。废水多来源于钢铁厂或电镀厂,pH值一般在1.5以下(游离酸0.5-2%),呈强酸性,采用中和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常采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白云石及氧化镁、阻滞分离法。
然而,现有酸洗废水处理通常存在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对于酸洗废水处理,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
专利授权公告号:205528261U,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酸洗废水处理装置,格栅装置连着调节池,调节池连着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连接着一级加药池,一级加药池与高频脉冲电絮凝系统形成闭路循环;高频脉冲电絮凝系统连接着一级污泥沉淀池;一级污泥沉淀池连着二级加药池,使一级污泥沉淀池的上清液进入二级加药池,二级加药池连接着二级污泥沉淀池;二级污泥沉淀池的上清液出口连接着砂滤罐,二级污泥沉淀池的泥水混合物出口连接着生物淋滤系统;砂滤罐的出水口连接着降氟器,降氟器连接着斜沸石床,斜沸石床连接着出水收集池;生物淋滤系统连接着膜蒸馏浓缩系统;膜蒸馏浓缩系统连着电解系统,电解系统连着回收镍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不锈钢酸洗废水处理。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处理工序多,处理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与传统处理设备相比,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少,且无二氧化碳排放,可大量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显著地改善和提高周围地区的水体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当地人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周围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水平,经济效益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高效酸洗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设进水口,并在进水口出装设格栅,格栅上设置刮板;除油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格栅池出水口连通;锰砂过滤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除油池出水口连通,滤膜为锰质活性滤膜;调节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锰砂过滤池出水口连通,内设搅拌器,加料口通过管路与酸碱料桶连通;絮凝反应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调节池出水口连通,进水管路上设进水阀,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中和反应区和混凝反应区,内设搅拌单元,中和反应区和混凝反应区分别通过管路外接加药单元;二级沉淀池,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絮凝反应池出水口连通,内设混凝反应沉淀器,形成对废水的固液分离处理;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二级沉淀池出液口连通,其内设置多介质过滤层;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超滤单元及RO膜脱盐单元,超滤单元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格栅由一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酸洗废水进水口,或进入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形成对酸洗废水中粗大悬浮物及杂质的拦截。
另,所述除油池与锰砂过滤池为水平并排连接,除油池处理后的废水溢流至锰砂过滤池内。
另有,所述调节池数量为2个,一备一用。
再,所述调节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设第一缓冲池,调节池与第一缓冲池连接的管路上设废水提升泵,第一缓冲池通过溢流斗与所述絮凝反应池连接。
再有,所述絮凝反应池数量为2个,一备一用。
且,所述二级沉淀池还设回流口,通过回流管将沉淀后上层清液回流至所述絮凝反应池;二级沉淀池底部污泥通过管路与污泥浓缩池、板框式压滤机依次连接,二级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污泥泵。
另,所述二级沉淀池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设第二缓冲池。
再,所述多介质过滤层由石英砂和活性炭堆积形成。
另有,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与超滤单元之间设有第一中间水箱;超滤单元与RO膜脱盐单元之间设有第二中间水箱;RO膜脱盐单元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有回用水箱;第二中间水箱与RO膜脱盐单元之间的管路上接有阻垢剂加料罐;所述RO膜脱盐单元加料口通过管路接有酸洗保护液加料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对比分析进、出水水质,确定该处理工艺的核心是去除氟离子、铁离子、锰离子、悬浮物以及中和处理水中高浓度酸液残留物。采用“搅拌调节+絮凝反应池+二级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处理工艺。氢氟酸废液处理应在废水沉淀池中进行,所用的沉淀池与沟道应经过防渗处理。处理过程将氢氧化钠[Na(OH)]投入沉淀池并要充分混和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应注意经过处理过的含氟酸性废液中仍残留有金属离子及氟离子,为了提高除氟效率,同时投入一定量氯絮凝剂,可以使悬浮物及金属例子中沉淀更完全。通过絮凝反应可将酸洗废水中的氟离子、铁离子、锰离子以及悬浮物去除,并对酸洗废液进行反应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生成不易溶解的沉淀物,进而使废水的pH值更加稳定。
现在要满足废水的回用和尽量减少排放的要求,并实现废水处理后的反复再利用,必须进行深度除盐处理,为此针对回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以及废水回用的经济可行性,本方案决定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将废水的污染物、油、SS去除,然后再将处理出水进行深度脱盐处理,使回用水中的盐类不再积累,处理出水达到可再生水反复回用要求。
废水采用反渗透膜处理,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采用反渗透法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可靠性。
与传统工艺相比,占地面积、运行费用均节约或节省三分之一,且无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对传统污水处理厂使用本工艺进行改造,会解放土地三分之一,在当今寸土寸金的城市建设中,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可大量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显著地改善和提高周围地区的水体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尽可能改善当地人民居住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周围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水平,使该地区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长,工艺过程复杂,征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的难题,进而使污水处理工艺简单化,该装备操作简单(可手动,自动)使用寿命长,综合工艺性能稳定。
因此,该工艺的推广使用不仅能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节能环保,而且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企业单位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从而解决一些企业单位污水处理难的问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产业方向,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