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凤庆县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1-12-7 15:11:0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及2011年全省环保局长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特提出全县2011年环保工作要点。

一、污染减排

(一)根据国家、省、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以及市政府将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抓紧组织制定好全县“十二五”和年度减排计划,做好减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

(二)坚决完成减排任务。通过抓工程、抓重点、抓监督,继续落实好治污减排项目的建设工作;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使重点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杜绝企业偷排偷放、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发生。对性质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问题,坚决依法查处,决不姑息迁就,确保完成年度削减目标任务。

(三)建立全县重点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强化减排设施运行监管,确保减排治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二、环境管理

(四)切实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环评服务与管理,对全县重点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工程、环保工程等各类建设项目,继续实行环保审批“绿色通道”;严格坚持环境准入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察和竣工验收管理,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控制总量;大力推进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等战略环评,为新建项目报批创造前提条件。

(五)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认真做好核与辐射类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检查和竣工验收工作;联合公安、卫生部门开展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检查,建立市级各有关部门放射源监管联动机制和辐射环境日常监管工作制度。

(六)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对重大建设项目,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特事特办,不让一个重大项目在环保部门滞后。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落实第一审批权,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环评率达到100%,“三同时”验收率达到100%的目标。大力支持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在我县落户。

(七)组织完成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年检、换证工作。

三、生态保护

(八)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积极争取国家“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资金,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创建工作。积极争取在乡镇逐步设立环保所机构,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和执法,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九)对2009年中央农村环保“以奖促治”项目凤庆县大寺乡得乐村大河自然村进行环境成效评估。

四、环境执法

(十)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现场监察,加强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环境监管,督促项目业主真正落实“三同时”制度。扎实抓好减排工程现场监察,做好减排考核监察系数的保障工作。依法征收排污费,规范重点企业排污申报并作为征收排污费和排污许可证发放的依据;逐步扩大排污申报和征收面,2011年力争完成年度征收任务。

(十一)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联动,突出重点,切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扎实抓好突出环境问题(事项)整治,确保取得实效。

(十二)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和群众环境信访工作。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各类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积极防范环境污染风险,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准备工作,努力消除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认真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环境污染信访纠纷调处,有效化解环境矛盾,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

(十三)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的责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做好生态保护。重点开展公路、电站、水库建设和矿山等的生态监察试点工作。

五、环境宣教

(十四)加强环境管理工作、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科普知识等宣传;认真组织开展好“6.5” 世界环境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水日”、“地球日”等宣传活动。

(十五)积极与教育局联合开展环境教育,选派环境教育骨干教师参加省环保宣教中心组织的培训;组织开展6·5”世界环境日环保征文活动。

(十六)加强环保信息工作,加大信息报送力度,多角度、多方面宣传环保;继续编制好《凤庆县环保简报》工作,每年不少于12期。

六、能力建设

(十七)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实施“法治、责任、阳光、效能”政府4个四项制度,通过开展专业常识培训、月度点评、勤廉点述、公开承诺、行风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加强环保系统行风、政风、党风建设,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诚心诚意为人民办事,为经济建设办事上来,全面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能力。

(十八)加大环保能力建设。推进环保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加大投入,提升装备水平。切实抓好工业污染源常规监督监测,重点抓好达标企业验收、新建项目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等服务性监测,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保障。督促逐步完善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加大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逐步配套完善环境应急处置装备和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为做好全县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七、学习制度

(十九)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切实把学习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确立学习主题、突出学习重点,坚持每月的固定学习时间,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等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干部队伍适应新形式和工作新要求的能力。(凤庆县环保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