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海市政府计划,在今年12月31日前全面关停水洋化工区。截至今年6月底,沿江镇水洋化工区6家化工企业已全部签订了关停协议。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强化领导“引”整治。镇党委、政府把水洋化工区关停工作作为今年头等大事来抓,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门工作班子,驻点指导,现场办公,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服务,确保整治工作按照预定计划、目标有序推进。
二是政策激励“惠”整治。出台《临海市水洋化工区企业综合整治意见》(临政发[2010]69号),明确化工企业关停、搬迁、转型及土地厂房转让等方面的补偿标准,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对企业自行关停转型的给予税费的优惠,对提前关停、搬迁的给予政策优惠和奖励,对有意向落户东部医化园区且符合入园标准的企业予以优先优惠落实土地。
三是跟踪服务“助”整治。按照市政府《临海市水洋化工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建立日督查、周研究、月汇报制度,定期召开整治工作专题会议,通报关停搬迁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分析、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凝智聚力,组团破难。至目前,沿江镇就化工区整治工作召开20余次会议。
四是强势监管“促”整治。加强整治期间日常巡查监管监测频次和执法力度,防止企业对整治工作产生抵触情绪而放任排污,对恶意偷排、漏排、废气不能正常处理的企业予以强制关停,对整治期间违法违规企业从严从重处罚,以罚促关,形成关停整治的高压态势。
五是树立典型“推”整治。率先启动新星医药整治试点,切实做好新星医药政策兑现等相关工作,加快关停进度,使之成为水洋化工区综合整治工作的榜样和样板,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关停。(浙江省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