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2.08
申请日:2023.09.13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1F5/14(2006.01)I;C01F5/22(2006.01)I;C01F11/46(2006.01)I;C02F1/66(2023.01)N;C02F1/52(2023.01)N;C02F1/56(2023.01)N;C02F1/
44(2023.01)N
摘要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向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钙,调节废水pH=12,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向步骤1)处理后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钠,反应30min,得到硫酸钙沉淀;向步骤2)处理后的上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pH=8后,再添加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得到碳酸钙沉淀;将步骤3)处理后的上清液通过超滤、反渗透进行过滤,所得淡水进行回用、浓水用于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本发明所用药剂低成本,不会带入新的离子进入到废水中,同时产出较纯净的氢氧化镁产品和二水硫酸钙产品,实现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零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向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钙,调节废水pH=12,得到氢氧化镁沉淀;2)向步骤1)处理后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钠,反应30min,得到硫酸钙沉淀;3)向步骤2)处理后的上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pH=8后,再添加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得到碳酸钙沉淀;4)将步骤3)处理后的上清液通过超滤、反渗透进行过滤,所得淡水进行回用、浓水用于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氢氧化钙浆液的加入量与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体积比为3~5: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步骤2)中硫酸钠的加入量为上清液中钙离子摩尔量的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超滤的过滤精度为0.01~0.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反渗透的脱盐率>95%。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钠离子交换树脂废水的处理费用高、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采用硫酸钠替代常规双碱法中所用碳酸钠、二氧化碳替代盐酸,药剂低成本,不会带入新的离子进入到废水中,同时产出较纯净的氢氧化镁产品和二水硫酸钙产品,实现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零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向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钙,调节废水pH=12,得到氢氧化镁沉淀;2)向步骤1)处理后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钠,反应30min,得到硫酸钙沉淀;3)向步骤2)处理后的上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pH=8后,再添加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得到碳酸钙沉淀;4)将步骤3)处理后的上清液通过超滤、反渗透进行过滤,所得淡水进行回用、浓水用于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氢氧化钙浆液的加入量与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体积比为3~5:1000。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步骤2)中硫酸钠的加入量为上清液中钙离子摩尔量的1.2倍。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超滤的过滤精度为0.01~0.1μm。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反渗透的脱盐率>95%。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钙、硫酸钠、二氧化碳对高钙、镁的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进行处理,药剂低成本,相比双碱法采用氢氧化钠、碳酸钠作为除钙、镁药剂,成本可大幅度降低,并且不会带入新的离子进入到废水中,同时产出较纯净的氢氧化镁产品和二水硫酸钙产品,最终反渗透产出的淡水可回用于生产,浓水用于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实现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零排放。
(发明人:薛潘平;翟元元;马岩丰;王静润;赵小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