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17
申请日:2023.09.11
分类号:C02F1/38(2023.01)I;C02F1/40(2023.01)I;C02F1/24(2023.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源热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污水源热泵取水泵坑过滤装置,包括:泵坑筒壳体,所述泵坑筒壳体的顶端上方设有抽吸水装置,所述抽吸水装置将污水抽取后,通过出水管将所抽取的污水不断灌入泵坑筒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泵坑筒壳体内腔中设有旋转过滤装置、活塞装置以及清污装置。本申请通过设置搅拌中轴杆和搅拌叶片,达到除垢过滤的效果,提高过滤效率,加强过滤质量,通过设置伺服电机、第一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加快污水的排放,提高污水运输效率,同时降低污水中的含油量,进一步提高污水过滤效果,通过设置液压腔、出液管、固定腔、活动板以及除杂刮板,达到清除杂质的效果,使泵坑筒壳体的内侧壁表面洁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源热泵取水泵坑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坑筒壳体(1),所述泵坑筒壳体(1)的顶端上方设有抽吸水装置,所述抽吸水装置将污水抽取后,通过出水管(4)将所抽取的污水不断灌入泵坑筒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泵坑筒壳体(1)内腔中设有旋转过滤装置、活塞装置以及清污装置,所述旋转过滤装置通过离心作用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所述活塞装置可驱动清污装置进行上下移动而清除污垢,且还可推动污水进行排放,所述活塞装置安装在旋转过滤装置的内腔中部,所述抽吸水装置的一端设有锥齿轮装置,所述锥齿轮装置安装在旋转过滤装置的顶部外表面,用于驱动旋转过滤装置进行高速转动,所述旋转过滤装置的顶端设有固定中轴杆(9),所述旋转过滤装置和固定中轴杆(9)相连接处外表面设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用于旋转过滤装置与固定中轴杆(9)相接处的密封,所述固定中轴杆(9)的顶部外表面设有循环气装置;所述泵坑筒壳体(1)的底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水口(26),所述泵坑筒壳体(1)的顶端两侧表面设有触点装置,所述泵坑筒壳体(1)的顶端上方两侧设有刮污装置,所述触点装置和刮污装置处于同一电路;所述抽吸水装置包括抽水泵壳(2)和抽水泵涡轮(3),所述抽水泵壳(2)固定设在泵坑筒壳体(1)的顶端上方,通过现有支撑架与地面相互支撑,所述抽水泵壳(2)的内腔中活动安装有抽水泵涡轮(3),所述抽水泵壳(2)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出水端口朝向泵坑筒壳体(1)的内腔,所述出水管(4)与抽水泵壳(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水管(4)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泵坑筒壳体(1)顶端上方的固定顶盖板(5);所述锥齿轮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6)和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一锥齿轮(6)设在抽水泵壳(2)的一侧外部,通过传动杆与抽水泵涡轮(3)的一端固定相连,通过抽水泵涡轮(3)驱动第一锥齿轮(6)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底部设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和第一锥齿轮(6)相互啮合;所述旋转过滤装置包括搅拌中轴杆(8)和搅拌叶片(17),所述搅拌中轴杆(8)的顶端与第二锥齿轮(7)的内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7)带动搅拌中轴杆(8)进行高速旋转,所述搅拌中轴杆(8)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17),所述搅拌叶片(17)共有若干个,且搅拌叶片(17)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搅拌中轴杆(8)的外表面,所述搅拌中轴杆(8)的内部为中空,所述搅拌中轴杆(8)的底部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单向压力阀(25),所述搅拌中轴杆(8)的底端中部设有压力出水阀(19),所述搅拌叶片(17)的顶端上方设有位于搅拌中轴杆(8)外表面的整流挡板(18),所述整流挡板(18)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整流挡板(18)用于梳理并导出气泡,所述整流挡板(18)通过固定杆与固定顶盖板(5)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循环气装置包括第一单向压力阀(11)、第二单向压力阀(12)以及回气管(13),所述第一单向压力阀(11)安装在固定中轴杆(9)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单向压力阀(12)安装在固定中轴杆(9)的另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单向压力阀(12)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回气管(13),所述回气管(13)的一端与泵坑筒壳体(1)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回气管(13)延伸至泵坑筒壳体(1)内部的一端位于整流挡板(18)的下方;所述活塞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4)、第一活塞板(15)以及第二活塞板(16),所述伺服电机(14)安装在固定中轴杆(9)的顶端上方,所述伺服电机(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塞板(15),所述第一活塞板(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板(16),所述第一活塞板(15)和第二活塞板(16)均由轴杆和活塞板所组成,所述第一活塞板(15)的轴杆为伸缩杆,所述第二活塞板(16)的轴杆为固定杆,所述第一活塞板(15)的活塞板直径与搅拌中轴杆(8)的内腔直径相适配;所述清污装置包括液压腔(20)、出液管(21)、固定腔(22)、活动板(23)以及除杂刮板(24),所述液压腔(20)安装在泵坑筒壳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液压腔(20)的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液管(21),所述出液管(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泵坑筒壳体(1)内侧壁表面的固定腔(22),所述固定腔(22)的内腔活动安装有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除杂刮板(24),所述液压腔(20)的内部为中空,且液压腔(20)的内部充满不易挥发的液体,所述液压腔(20)、出液管(21)以及固定腔(22)三者之间相互贯通,所述固定腔(22)共有四个,且固定腔(22)所在位置与泵坑筒壳体(1)内腔四面内侧壁所在位置相适配,所述活动板(23)的厚度与固定腔(22)内腔厚度相适配,所述第二活塞板(16)的活塞板直径与液压腔(20)的内腔直径相适配;所述刮污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27)和大刮板(28),所述电动伸缩杆(27)安装在泵坑筒壳体(1)的顶端上方,所述大刮板(28)固定安装在电动伸缩杆(27)的伸缩端;所述触点装置包括触点组件(29),所述触点组件(29)包括第一触点(2901),所述第一触点(2901)活动安装在泵坑筒壳体(1)的顶端内壁中,所述第一触点(2901)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泵坑筒壳体(1)顶端外表面的第二触点(2902),所述第二触点(2902)具有导电性,所述第一触点(2901)由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一触点(2901)朝向泵坑筒壳体(1)内部的一部分为绝缘体,而朝向泵坑筒壳体(1)外部的一部分为导电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污水源热泵取水泵坑过滤装置,具备加强过滤效果,提高污水纯净度,且可及时清理污垢,降低设备污染度的优点,用以解决现有泵坑污水过滤效果不佳,且无法及时自动清理污垢而导致设备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源热泵取水泵坑过滤装置,包括:泵坑筒壳体,所述泵坑筒壳体的顶端上方设有抽吸水装置,所述抽吸水装置将污水抽取后,通过出水管将所抽取的污水不断灌入泵坑筒壳体的内腔中,所述泵坑筒壳体内腔中设有旋转过滤装置、活塞装置以及清污装置,所述旋转过滤装置通过离心作用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所述活塞装置可驱动清污装置进行上下移动而清除污垢,且还可推动污水进行排放,所述活塞装置安装在旋转过滤装置的内腔中部,所述抽吸水装置的一端设有锥齿轮装置,所述锥齿轮装置安装在旋转过滤装置的顶部外表面,用于驱动旋转过滤装置进行高速转动,所述旋转过滤装置的顶端设有固定中轴杆,所述旋转过滤装置和固定中轴杆相连接处外表面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旋转过滤装置与固定中轴杆相接处的密封,所述固定中轴杆的顶部外表面设有循环气装置。
所述泵坑筒壳体的底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水口,所述泵坑筒壳体的顶端两侧表面设有触点装置,所述泵坑筒壳体的顶端上方两侧设有刮污装置,所述触点装置和刮污装置处于同一电路。
进一步,所述抽吸水装置包括抽水泵壳和抽水泵涡轮,所述抽水泵壳固定设在泵坑筒壳体的顶端上方,通过现有支撑架与地面相互支撑,所述抽水泵壳的内腔中活动安装有抽水泵涡轮,所述抽水泵壳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口朝向泵坑筒壳体的内腔,所述出水管与抽水泵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底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泵坑筒壳体顶端上方的固定顶盖板。
进一步,所述锥齿轮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在抽水泵壳的一侧外部,通过传动杆与抽水泵涡轮的一端固定相连,通过抽水泵涡轮驱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底部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所述旋转过滤装置包括搅拌中轴杆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中轴杆的顶端与第二锥齿轮的内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搅拌中轴杆进行高速旋转,所述搅拌中轴杆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共有若干个,且搅拌叶片呈圆周形均匀分布在搅拌中轴杆的外表面,所述搅拌中轴杆的内部为中空,所述搅拌中轴杆的底部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单向压力阀,所述搅拌中轴杆的底端中部设有压力出水阀,所述搅拌叶片的顶端上方设有位于搅拌中轴杆外表面的整流挡板,所述整流挡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整流挡板用于梳理并导出气泡,所述整流挡板通过固定杆与固定顶盖板的底端固定相连。
进一步,所述循环气装置包括第一单向压力阀、第二单向压力阀以及回气管,所述第一单向压力阀安装在固定中轴杆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单向压力阀安装在固定中轴杆的另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单向压力阀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与泵坑筒壳体的内腔相互连通,回气管延伸至泵坑筒壳体内部的一端位于整流挡板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活塞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第一活塞板以及第二活塞板,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固定中轴杆的顶端上方,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均由轴杆和活塞板所组成,所述第一活塞板的轴杆为伸缩杆,所述第二活塞板的轴杆为固定杆,所述第一活塞板的活塞板直径与搅拌中轴杆的内腔直径相适配,所述第二活塞板的活塞板直径与液压腔的内腔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清污装置包括液压腔、出液管、固定腔、活动板以及除杂刮板,所述液压腔安装在泵坑筒壳体的内腔底部,所述液压腔的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泵坑筒壳体内侧壁表面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腔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除杂刮板,所述液压腔的内部为中空,且液压腔的内部充满不易挥发的液体,例如:甘油,所述液压腔、出液管以及固定腔三者之间相互贯通,所述固定腔共有四个,且固定腔所在位置与泵坑筒壳体内腔四面内侧壁所在位置相适配,所述活动板的厚度与固定腔内腔厚度相适配,第二活塞板的活塞板直径与液压腔的内腔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刮污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和大刮板,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泵坑筒壳体的顶端上方,大刮板固定安装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
进一步,所述触点装置包括触点组件,所述触点组件包括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活动安装在泵坑筒壳体的顶端内壁中,所述第一触点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泵坑筒壳体顶端外表面的第二触点,第二触点具有导电性,第一触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触点朝向泵坑筒壳体内部的一部分为绝缘体,而朝向泵坑筒壳体外部的一部分为导电体。
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水源热泵取水泵坑过滤装置,通过设置搅拌中轴杆和搅拌叶片,利用搅拌叶片搅动使污水产生离心分离作用,使污水与杂质固液分离,进而达到除垢过滤的效果,提高过滤效率,加强过滤质量,防止杂质与污水无法分离,杂质与污水混杂向下流动而堵塞下方管路的问题。
通过设置伺服电机、第一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利用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活塞板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在第一活塞板从下向上移动时,使外部已经与杂质分离的污水被大量倒吸流入搅拌中轴杆的内腔中,而当第一活塞板从上向下移动时,第一活塞板会向下挤压下方所储存的污水,使污水下压压力出水阀,令压力出水阀开启阀门,从而将已过滤的污水被挤压排放至泵坑筒壳体和液压腔之间的空腔中,进而达到已过滤污水的储存收集效果,加快污水的排放,提高污水的运输效率。
与此同时,当第一活塞板向下移动挤压污水时,第一活塞板顶端与搅拌中轴杆所形成的空腔产生负压,进而使第一单向压力阀开启阀门,外部空气通过第一单向压力阀流入此处空腔内,从而储存一定量的气体,当第一活塞板再次从下向上移动时,第一活塞板向上挤压第一活塞板顶端与搅拌中轴杆所形成空腔内部的气体,在气压作用下,第二单向压力阀开启阀门,则气体通过第二单向压力阀排入回气管,而后气体再通过回气管,流入泵坑筒壳体的内腔,当气体流入泵坑筒壳体的内腔时,利用搅拌叶片的旋转搅动,使流入的气体与污水混合,进而产生大量气泡,通过整流挡板将气泡进行梳理引流,使气泡均匀向上流入泵坑筒壳体内腔上部的污水内部,与此处的污水相触混合,利用气泡吸附污水中的油性物质,使油性物质与污水分离,有效降低污水中的含油量,进一步提高污水净化过滤效果,同时,也进一步降低设备污染程度,达到有效保护设备的效果。
通过设置液压腔、出液管、固定腔、活动板以及除杂刮板,利用第二活塞板向下移动挤压液压腔内腔中的液体,使液体通过出液管大量流入固定腔的内部,利用液体挤压力使活动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除杂刮板径向刮除泵坑筒壳体内腔侧壁表面上的杂质,从而达到彻底清除杂质的效果,使泵坑筒壳体的内侧壁表面被有效清洁。
(发明人:金浩然;陈翔燕;张静选;孙慧影;宋磊磊;李锴;陈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