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分隔式刮泥机构

发布时间:2023-11-8 10:37:24

公布日:2022.10.25

申请日:2022.06.16

分类号:B01D21/06(2006.01)I;B01D21/18(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包括沉淀处理池,该沉淀处理池的底部设置为圆形的漏斗状结构,并且最低端处设置有一向下凹陷的储泥槽,该储泥槽外部连接安装有出泥管,且出泥管上还安装有出泥阀。本装置通过设置的横向杆和竖向杆构成从横交错的桁架结构,再通过横向杆和竖向杆安装刮泥板和刮泥条,整体结构比较稳定可靠,可在排出污泥的时候,通过桁架机构带动竖向杆和横向杆旋转以及带动刮泥板和刮泥条旋转,实现污泥排出。

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处理池(1),该沉淀处理池(1)的底部设置为圆形的漏斗状结构,并且最低端处设置有一向下凹陷的储泥槽(2),该储泥槽(2)外部连接安装有出泥管(3),且出泥管(3)上还安装有出泥阀(31);所述的沉淀处理池(1)的上端还安装有刮泥驱动机构(4),该刮泥驱动机构(4)的驱动杆(5)从上而下伸入至沉淀处理池(1)中,所述驱动杆(5)的设置位置与下方储泥槽(2)的位置对应,驱动杆(5)向下穿过储泥槽(2),通过轴承机构(13)安装在储泥槽(2)的外部;所述的驱动杆(5)从上而下还安装有间隔均匀的横向杆(6),并且相邻的横向杆(6)之间还安装有竖向杆(7),所述的横向杆(6)与竖向杆(7)构成纵横交错的桁架机构(8),该桁架机构(8)可随驱动杆(5)在沉淀处理池(1)中旋转;所述的沉淀处理池(1)的底部还设置有刮泥板(9),所述的刮泥板(9)设置为分体式且分隔式的结构,将沉淀处理池(1)的底部以储泥槽(2)为中心从内向外设置若干段圆周区域(91),而每一圆周区域(91)内均对应设置有一块刮泥板(9),所述的刮泥板(9)均相应指向中间的储泥槽(2),并且相邻两个圆周区域(91)内设置的刮泥板(9)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桁架机构(8)上的竖向杆(7)可向下延伸对应安装在下方的刮泥板(9)上,使得刮泥板(9)贴放于沉淀处理池(1)的下端面,并且可随桁架机构(8)旋转,从而对沉淀处理池(1)的底部进行刮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处理池(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竖向的刮泥条(10),所述的桁架机构(8)上的横向杆(6)对应安装在刮泥条(10)上,可带动刮泥条(10)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所有的刮泥板(9)均位于同一直径上,而桁架机构(8)整体为面状结构,桁架机构(8)的竖向杆(7)可向下安装在刮泥板(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处理池(1)的底部从内而外共设置有四段圆周区域(91),相应的共设置有八块刮泥板(9),八块刮泥板(9)相应设置在同一直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处理池内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四块刮泥板(9),且左侧及右侧的四块刮泥板(9)中相邻的两个刮泥板之间留有间隙,八块刮泥板(9)整体覆盖了沉淀处理池(1)底部的全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泥槽(2)中的驱动杆(5)上安装有横向的槽杆(11)以及竖向的贴放于储泥槽(2)的槽壁上的壁杆(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隔式刮泥机构,包括沉淀处理池,该沉淀处理池的底部设置为圆形的漏斗状结构,并且最低端处设置有一向下凹陷的储泥槽,该储泥槽外部连接安装有出泥管,且出泥管上还安装有出泥阀。

所述的沉淀处理池的上端还安装有刮泥驱动机构,该刮泥驱动机构的驱动杆从上而下伸入至沉淀处理池中,所述驱动杆的设置位置与下方储泥槽的位置对应,驱动杆向下穿过储泥槽,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储泥槽的外部。

所述的驱动杆从上而下还安装有间隔均匀的横向杆,并且相邻的横向杆之间还安装有竖向杆,所述的横向杆与竖向杆构成纵横交错的桁架机构,该桁架机构可随驱动杆在沉淀处理池中旋转。

所述的沉淀处理池的底部还设置有刮泥板,所述的刮泥板设置为分体式且分隔式的结构,将沉淀处理池的底部以储泥槽为中心从内向外设置若干段圆周区域,而每一圆周区域内均对应设置有一块刮泥板,所述的刮泥板均相应指向中间的储泥槽,并且相邻两个圆周区域内设置的刮泥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桁架机构上的竖向杆可向下延伸对应安装在下方的刮泥板上,使得刮泥板贴放于沉淀处理池的下端面,并且可随桁架机构旋转,从而对沉淀处理池的底部进行刮泥。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处理池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竖向的刮泥条,所述的桁架机构上的横向杆对应安装在刮泥条上,可带动刮泥条旋转。

进一步地,设置所有的刮泥板均位于同一直径上,而桁架机构整体为面状结构,桁架机构的竖向杆可向下安装在刮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处理池的底部从内而外共设置有四段圆周区域,相应的共设置有八块刮泥板,八块刮泥板相应设置在同一直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处理池内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四块刮泥板,且左侧及右侧的四块刮泥板中相邻的两个刮泥板之间留有间隙,八块刮泥板整体覆盖了沉淀处理池底部的全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泥槽中的驱动杆上安装有横向的槽杆以及竖向的贴放于储泥槽的槽壁上的壁杆。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通过设置的横向杆和竖向杆构成从横交错的桁架结构,再通过横向杆和竖向杆安装刮泥板和刮泥条,整体结构比较稳定可靠,可在排出污泥的时候,通过桁架机构带动竖向杆和横向杆旋转以及带动刮泥板和刮泥条旋转,实现污泥排出;

(2)本发明中不同于以往设置整条刮泥板的结构,而是将刮泥板设置成分体式的若干条结构,而在安装位置上又设置成分隔式的结构,每一圆周区域上都设置一块刮泥板,八个刮泥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相邻的刮泥板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设置后,在刮泥板刮泥时,每一刮泥板所负责的刮泥区域明显减小,刮泥压力就会变小,被刮起的淤泥可向两侧挤压,又接着被另一块区域上的刮泥板刮起,最终在漏斗状的底部流向储泥槽,大大减小了刮泥板所承受的压力,刮泥的效率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3)本发明中具体设置八块刮泥板,八块刮泥板位于同一直径上,这样可保证上方的桁架机构为面状结构,结构稳定更可靠;而且能够覆盖底部整体的刮泥区域;本发明中另外储泥槽中设置槽杆和壁杆,能够对储泥槽中的污泥进行刮泥处理,这样出泥管的排出会更加的顺畅,整体结构更加合理,使用方便。

(发明人:张铭尹;徐俊;周家豪;朱晨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