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高效生物污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3-5-11 10:59:03

公布日:2022.11.08

申请日:2022.08.16

分类号:C02F3/02(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体的流动性差导致营养液与水体混合溶解的效率低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包括循环箱,循环箱上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上连接有水泵,且循环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活动管,活动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此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方法,通过设置有循环箱、输液组件和移动组件,因此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体的流动性差导致营养液与水体混合溶解的效率低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箱(1),所述循环箱(1)上连通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上连接有水泵(4),且所述循环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5),所述第一滑轨(5)上滑动连接有活动管(6),所述活动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7);还包括:输液组件(8),用于向所述循环箱(1)内输送营养液的所述输液组件(8)安装于所述循环箱(1)上;移动组件(9),用于带动所述活动管(6)移动的所述移动组件(9)安装于所述循环箱(1)内;供氧组件(10),用于向所述循环箱(1)内的水源供给氧气的所述供氧组件(10)安装于所述循环箱(1)上,且与所述移动组件(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组件(8)包括与所述循环箱(1)固定连接的输液箱(11),所述输液箱(11)上连通有补液管(12),且所述输液箱(11)内安装有泵体(13),所述泵体(13)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软管(14),所述连接软管(14)的一端连通有与所述活动管(6)转动连接的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的外表面套设有与所述循环箱(1)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轨(16),且所述活动管(6)上开设有通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9)包括与所述活动管(6)转动连接的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9),所述连接轴(19)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循环箱(1)固定连接的第三滑轨(20),且所述连接轴(1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循环箱(1)转动连接的往复丝杆(22),所述往复丝杆(2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件(23),且所述连接架(21)上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活动管(6)转动的转动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3)包括与所述循环箱(1)固定连接的固定架(25),所述固定架(25)上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7),所述联轴器(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往复丝杆(22)固定连接的驱动轴(28),所述驱动轴(28)与所述供氧组件(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4)包括套设于所述往复丝杆(22)外表面的第一锥齿轮(29),所述第一锥齿轮(29)与所述连接架(21)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29)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往复丝杆(22)滑动连接的限位块(30),所述往复丝杆(22)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30)相适配的限位槽(31),且所述第一锥齿轮(29)的外侧啮合有与所述连接轴(19)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32),所述连接轴(1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平齿轮(33),所述第一平齿轮(33)的外侧啮合有与所述活动管(6)固定连接的第二平齿轮(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组件(10)包括与所述循环箱(1)固定连接的风罩(35),所述风罩(35)的一端连通有延伸至循环箱(1)内部底端的输气管(36),且内部转动连接有风轮(37),所述风轮(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8),所述转动轴(38)上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轴(28)相连接的传动件(3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9)包括与所述驱动轴(28)固定连接的主动轮(40),所述主动轮(40)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41),所述皮带(4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与所述转动轴(38)固定连接的从动轮(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1)的底端边角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3),且所述支撑腿(43)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组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用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

1.首先将需要处理的水源通过高压泵和进水管(2)的作用输送至循环箱(1)内,再通过水泵(4)的作用将循环箱(1)内的水输送回水源的来源处;S

2.在1的步骤中,通过输液组件(8)对循环箱(1)内的水中输送污水处理所需的营养液,营养液通过泵体(13)的作用输送至活动管(6)中,再从通孔(17)中流出;S

3.在步骤2中,此时通过移动组件(9)的作用带动活动管(6)移动,因此将营养液均匀输送至循环箱(1)中的水中,且在移动组件(9)运行时转动件(24)运行带动活动管(6)转动,进而带动活动管(6)转动,因此使得搅拌叶(7)转动,因此增加循环箱(1)中水的流动性,便于营养液与水均匀充分混合,提高处理效率;S

4.在移动组件(9)运行的同时,供氧组件(10)同时启动,进而对循环水中输送氧气,因此便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水的流动性便于营养液与污水充分且快速混合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箱、输液组件、移动组件和供氧组件,所述循环箱上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水泵,且所述循环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用于向所述循环箱内输送营养液的所述输液组件安装于所述循环箱上,用于带动所述活动管移动的所述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循环箱内,用于向所述循环箱内的水源供给氧气的所述供氧组件安装于所述循环箱上,且与所述移动组件相连接,有利于提高水的流动性便于营养液与污水充分且快速混合进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液组件包括与所述循环箱固定连接的输液箱,所述输液箱上连通有补液管,且所述输液箱内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连通有与所述活动管转动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套设有与所述循环箱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轨,且所述活动管上开设有通孔,有利于向循环水中输送营养液。

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活动管转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循环箱固定连接的第三滑轨,且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循环箱转动连接的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件,且所述连接架上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活动管转动的转动件,有利于带动活动管移动,便于营养液充分与水接触混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循环箱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往复丝杆固定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供氧组件相连接,有利于提供驱动力。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往复丝杆外表面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往复丝杆滑动连接的限位块,所述往复丝杆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且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平齿轮,所述第一平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与所述活动管固定连接的第二平齿轮,有利于带动活动管转动,因此带动搅拌叶转动。

优选的,所述供氧组件包括与所述循环箱固定连接的风罩,所述风罩的一端连通有延伸至循环箱内部底端的输气管,且内部转动连接有风轮,所述风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的传动件,有利于相水中供氧。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的从动轮,有利于传输动力。

优选的,所述循环箱的底端边角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一种高效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需要处理的水源通过高压泵和进水管的作用输送至循环箱内,再通过水泵的作用将循环箱内的水输送回水源的来源处;

S2.在1的步骤中,通过输液组件对循环箱内的水中输送污水处理所需的营养液,营养液通过泵体的作用输送至活动管中,再从通孔中流出;

S3.在步骤2中,此时通过移动组件的作用带动活动管移动,因此将营养液均匀输送至循环箱中的水中,且在移动组件运行时转动件运行带动活动管转动,进而带动活动管转动,因此使得搅拌叶转动,因此增加循环箱中水的流动性,便于营养液与水均匀充分混合,提高处理效率;

S4.在移动组件运行的同时,供氧组件同时启动,进而对循环水中输送氧气,因此便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循环箱、输液组件和移动组件,因此通过循环箱的作用使得污水循环,因此增加水体的流动性,且通过输液组件对循环的水添加营养液,同时通过设置的移动组件带动活动管移动,因此使得营养液与循环水均匀混合,因此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体的流动性差导致营养液与水体混合溶解的效率低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发明人:张耀中;谢立平;胡思宇;汤立波;杨董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