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422
公开(公告)日 20201127
IPC分类号 C02F9/04; C02F9/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室、沉淀室、第二过滤室和消毒室;第一过滤室与沉淀室之间安装有第一滤网;沉淀室中安装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二滤网滑动连接,第二滤网上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过滤室与沉淀室之间安装有第三滤网;消毒室与第二过滤室之间安装有第四滤网。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水处理系统体积庞大的问题。通过在废水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室、沉淀室、第二过滤室和消毒室,将多个处理单元整合到一个设备中,使得整个废水处理装置体积较小。整个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室(2)、沉淀室(4)、第二过滤室(5)和消毒室(7);
所述第一过滤室(2)与进水管(1)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2)与所述沉淀室(4)之间安装有第一滤网(3);
所述沉淀室(4)与沉淀剂添加管(401)连接,所述沉淀室(4)中安装有第一滑轨(402),所述第一滑轨(402)与第二滤网(40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滤网(403)上安装有伸缩杆(404),所述伸缩杆(404)与第一电机(405)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05)安装在所述沉淀室(4)上;
所述第二过滤室(5)与所述沉淀室(4)之间安装有第三滤网(6);
所述消毒室(7)分别与消毒剂添加管(701)和排水管(702)连接,所述消毒室(7)与所述第二过滤室(5)之间安装有第四滤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和所述排水管(702)上均设置有阀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2)、沉淀室(4)和所述第二过滤室(5)上均设置有检修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室(5)与所述第三滤网(6)之间安装有隔板(502),所述隔板(502)与电缸(504)支架(503)连接,所述电缸(504)支架(503)与电缸(504)连接,所述电缸(504)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室(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504)安装在防水壳体(505)中,所述防水壳体(505)上设置有第二滑轨(506),所述电缸(504)支架(503)与所述第二滑轨(506)滑动连接,所述电缸(504)支架(503)与所述第二滑轨(506)之间设置有弹性体(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501)为海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室(7)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03)、紫外灯组(704)和液位计(70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室(7)中安装有第二电机(706),所述第二电机(706)与搅拌轴(707)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707)上安装有搅拌叶片(708)。
说明书
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在现有技术中,废水处理一般都是采用多个设备协同作用实现净化处理的功能。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存在设备体积庞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水处理系统体积庞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在废水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室、沉淀室、第二过滤室和消毒室,将多个处理单元整合到一个设备中,使得整个废水处理装置体积较小。整个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室、沉淀室、第二过滤室和消毒室;
所述第一过滤室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与所述沉淀室之间安装有第一滤网;
所述沉淀室与沉淀剂添加管连接,所述沉淀室中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滤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滤网上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沉淀室上;
所述第二过滤室与所述沉淀室之间安装有第三滤网;
所述消毒室分别与消毒剂添加管和排水管连接,所述消毒室与所述第二过滤室之间安装有第四滤网。
上述废水处理装置在废水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室、沉淀室、第二过滤室和消毒室,将多个处理单元整合到一个设备中,使得整个废水处理装置体积较小。废水先通过第一过滤室初步过滤除去大型固体杂质,再进入沉淀室中沉淀除去溶于水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完成后,第二滤网从第一滑轨的一端运动至另一端,此时可以将沉淀室中不能通过滤网的大型杂质沉淀滤除,剩余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过滤室。由于第二过滤室与沉淀室之间安装有第三滤网,所以沉淀室中的固液混合物会经过两次过滤。第二过滤室与消毒室之间安装有第四滤网,再进一步过滤。经过沉淀室和第二过滤室过滤,实质上进行了三次过滤,有效提高了沉淀物的滤除率,降低液体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最后的液体进入消毒室中进行消毒,消毒采用化学试剂消毒,最终排出的水体固体污染物含量低、微生物污染物含量低,即废水的净化效果好。此外,整个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成本较低。
一般情况下,第一过滤室的出液端与沉淀室连接,但是第一过滤室的最低位处于沉淀室的中部或上部,是避免沉淀室和第一过滤室没有液位差,导致沉淀过程中液体不是全部处于沉淀室中。沉淀室完成进液后,沉淀剂从沉淀剂添加管中加入沉淀室,沉淀剂与溶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沉淀,沉淀完成后。第一电机驱动伸缩杆向下运动,伸缩杆带动第二滤网向下运动,此时第二滤网的两端在第一滑轨中向下滑动。由于沉淀物的体积较大,此时绝大部分沉淀物不能通过滤网,从而实现了固液分离。
第一电机一般是安装在沉淀室的外表面,此时可以避免液体对第一电机侵蚀导致第一电机损坏或使用寿命缩短。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进水管上可以设置压力表和流速仪用于监控压力和流速,避免进样过多导致净化效果差。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使用控制进水管和排水管的连通和阻断,从而控制进液出液。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室、沉淀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上均设置有检修孔。通过在第一过滤室、沉淀室和第二过滤室上均设置有检修孔,可以在上述废水处理装置未工作的状态下,将第一过滤室、沉淀室和第二过滤室中的沉淀或其它过滤物清除,避免固体物(沉淀或其它过滤物)过多导致滤网过滤效果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室与所述第三滤网之间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电缸支架连接,所述电缸支架与电缸连接,所述电缸安装在所述第二过滤室上。
通过在第二过滤室与第三滤网之间安装隔板,从而实现阻隔的效果。当沉淀室处于沉淀状态时,隔板处于阻隔状态,此时液体不会进入第二过滤室中。通过滑动连接从而实现打开和关闭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第二滤网完成过滤后,电缸驱动电缸支架弯曲,隔板在电缸支架的带动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二过滤室与沉淀室连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缸安装在防水壳体中,所述防水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电缸支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电缸支架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设置有弹性体。
将电缸安装在防水壳体中,避免电缸进水,也是为了避免液体对电缸侵蚀导致电缸损坏或使用寿命缩短。电缸支架由于在弯曲的过程会与电缸形成不同的夹角,所以电缸支架在第二滑轨上滑动也是便于电缸支架弯曲。电缸支架与第二滑轨之间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性能,所以电缸支架与弹性体接触后会形成一定的形变。当电缸支架左右移动时,也能保证弹性体一直包裹在电缸支架的四周,避免第二滑轨与弹性体形成一个通道导致水汽进入电缸中。设计弹性体也是为了保护电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为海绵。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消毒室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紫外灯组和液位计。
由于有一些消毒剂在消毒的过程中会剧烈放热,所以设计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温控,避免消毒室内部的温度过高。通过设计紫外灯组也是为了杀菌消毒,紫外线灭菌和化学试剂消毒两者结合,消毒效果更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消毒室中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
通过设计搅拌装置(第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从而使得消毒剂均匀溶解,也能提高消毒效率。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的废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废水处理装置在废水处理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室、沉淀室、第二过滤室和消毒室,将多个处理单元整合到一个设备中,使得整个废水处理装置体积较小。废水先通过第一过滤室初步过滤除去大型固体杂质,再进入沉淀室中沉淀除去溶于水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完成后,第二滤网从第一滑轨的一端运动至另一端,此时可以将沉淀室中不能通过滤网的大型杂质沉淀滤除,剩余的液体输送至第二过滤室。由于第二过滤室与沉淀室之间安装有第三滤网,所以沉淀室中的固液混合物会经过两次过滤。第二过滤室与消毒室之间安装有第四滤网,再进一步过滤。经过沉淀室和第二过滤室过滤,实质上进行了三次过滤,有效提高了沉淀物的滤除率,降低液体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最后的液体进入消毒室中进行消毒,消毒采用化学试剂消毒,最终排出的水体固体污染物含量低、微生物污染物含量低,即废水的净化效果好。此外,整个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成本较低。
发明人 (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