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727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1/72; C02F101/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粉体投入至苯酚磺酸废水中,其中: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的投放量浓度为0.05g/L~0.3g/L,过一硫酸盐粉体的投放量浓度为0.5g/L~5g/L;搅拌所得溶液60~120分钟,即完成对所述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本发明基于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催化体系,其采用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促进过一硫酸盐自由基产生,从而实现对废水中的苯酚磺酸的降解。与传统的苯酚磺酸废水处理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苯酚磺酸更快速、更彻底的去除,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粉体投入至苯酚磺酸废水中,其中: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的投放量浓度为0.05g/L~0.3g/L,过一硫酸盐粉体的投放量浓度为0.5g/L~5g/L;
搅拌所得溶液60~120分钟,即完成对所述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为CoFe1.5Mo0.5O4纳米颗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Fe1.5Mo0.5O4纳米颗粒按如下步骤制备:
将六水硝酸钴、钼酸钠晶体、九水硝酸铁投放至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内,其中:六水硝酸钴的投放量浓度为1.15g/100mL,钼酸钠晶体的投放量浓度为0.63g/100mL,九水硝酸铁的投放量浓度为3.03g/100m;
搅拌3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并将水热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加热12h,加热温度为180℃;
冷却至室温后,对溶液进行离心分离并收集分离出的沉淀物;
使用去离子水、乙醇对沉淀物进行清洗;
将清洗后的沉淀物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60℃;
将烘干后的物料研磨成粉,即获得所述CoFe1.5Mo0.5O4纳米颗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一硫酸盐粉体为过一硫酸氢钾复盐粉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的投放量浓度为0.2g/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一硫酸盐粉体的投放量浓度为3g/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粉体投入至苯酚磺酸废水中之前,先将苯酚磺酸废水的pH值调节为2.5~2.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所得溶液90分钟,完成对所述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CoFe1.5Mo0.5O4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达到48.43.m2g-1,孔径达到32.84n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粉体投入至苯酚磺酸废水中之前,先将苯酚磺酸废水的温度调节至25℃。
说明书
一种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苯酚磺酸(Phenolsulfonic Acid,简称PSA),分子式为HOC6H4SO3H,是苯酚与浓硫酸经磺化时的产物。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具有酸性树脂发泡的作用,也是冷轧镀锡氟洛斯坦工艺中酸性电镀液最主要的添加剂,在工艺的生产和应用中会伴随产生大量的呈酸性的PSA废水。
苯酚磺酸自身苯环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所含有的-OH、-SO3H基团对于微生物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导致其可生化性较差。采用混凝、吸附等传统物化的方法对苯酚磺酸废水进行处理时,去除效率很低。传统的PSA废水处理主要是依靠Fenton反应,由于其有效性、低毒性而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易产生二次污染,即大量的铁泥,也造成了铁的大量消耗。Fenton反应产生的污泥属于“危废”,处理成本较高,而且Fenton反应当污染物浓度较低时,去除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对于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亟需处理效率高,产泥量少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催化体系的苯酚磺酸废水处理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
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粉体投入至苯酚磺酸废水中,其中: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的投放量浓度为0.05g/L~0.3g/L,过一硫酸盐粉体的投放量浓度为0.5g/L~5g/L;
搅拌所得溶液60~120分钟,即完成对所述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为CoFe1.5Mo0.5O4纳米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Fe1.5Mo0.5O4纳米颗粒按如下步骤制备:
将六水硝酸钴、钼酸钠晶体、九水硝酸铁投放至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内,其中:六水硝酸钴的投放量浓度为1.15g/100mL,钼酸钠晶体的投放量浓度为0.63g/100mL,九水硝酸铁的投放量浓度为3.03g/100m;
搅拌30分钟后,将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并将水热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加热12h,加热温度为180℃;
冷却至室温后,对溶液进行离心分离并收集分离出的沉淀物;
使用去离子水、乙醇对沉淀物进行清洗;
将清洗后的沉淀物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60℃;
将烘干后的物料研磨成粉,即获得所述CoFe1.5Mo0.5O4纳米颗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一硫酸盐粉体为过一硫酸氢钾复盐粉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的投放量浓度为0.2g/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一硫酸盐粉体的投放量浓度为3g/L。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粉体投入至苯酚磺酸废水中之前,先将苯酚磺酸废水的pH值调节为2.5~2.9。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所得溶液90分钟,完成对所述苯酚磺酸废水的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Fe1.5Mo0.5O4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达到48.43.m2g-1,孔径达到32.84n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粉体投入至苯酚磺酸废水中之前,先将苯酚磺酸废水的温度调节至25℃。
本发明的苯酚磺酸废水处理方法基于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过一硫酸盐催化体系,其采用尖晶石铁氧体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促进过一硫酸盐自由基产生,从而实现对废水中的苯酚磺酸的降解。与传统的苯酚磺酸废水处理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苯酚磺酸更快速、更彻底的去除,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发明人 (张波;侯红娟;李咸伟;石洪志;谢立源;李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