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技术

发布时间:2020-6-19 8:12:36

  申请日2020.03.23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101/16;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包括按进水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滤池和气提回流装置,所述好氧池的内部靠近滤池的一端设置有沉淀池,沉淀池沉淀的上清液溢出后流入滤池中,经过滤池过滤后由滤池底部的出水管排出,所述气提回流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两个气提管,所述好氧池中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回流管回流到缺氧池的前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生化反应、沉淀一体化为核心的好氧污水处理技术,将生化池和沉淀池高效结合,采用气提技术替代泵结构,降低了使用成本和占地面积,控制方法更加便捷,适用于中小型的城镇生活污水和河道水治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进水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滤池(5)和气提回流装置,所述好氧池(3)的内部靠近滤池(5)的一端设置有沉淀池,沉淀池沉淀的上清液溢出后流入滤池(5)中,经过滤池(5)过滤后由滤池(5)底部的出水管排出;

  所述气提回流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回流管(9)、第二回流管(10)和两个气提管(7),所述好氧池(3)中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回流管(9)回流到缺氧池(2)的前端,所述缺氧池(2)底部的污泥通过第二回流管(10)回流到厌氧池(1)的前端,两个所述气提管(7)的底端分别位于第一回流管(9)和第二回流管(10)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气提管(7)的另一端与供气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池体(41)和位于池体(41)内部的沉淀区(42),所述沉淀区(42)远离滤池(5)的一侧开设有进水通道(45),好氧池(3)内部的污水污泥混合液自上而下由进水通道(45)进入沉淀区(42),所述沉淀区(42)的上部设置有斜管区(43),所述斜管区(43)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堰(44),且出水堰(44)与滤池(5)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区(42)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状态的挡泥板(46),所述池体(41)靠近挡泥板(46)最低处的一侧开设有出泥口(47),所述沉淀区(42)通过出泥口(47)与好氧池(3)的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为风机(6),且两个气提管(7)的进气端连接到同一风机(6)上,两个所述气提管(7)上均设置有控制流量的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两个带阀门的曝气管(8)两个所述曝气管(8)分别延伸至好氧池(3)的前端底部和滤池(5)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8)的底部连接有水平铺设的曝气软管,且曝气软管是由加强聚氯乙烯和橡胶合成;内衬是由化学纤维网线构成,在曝气软管上设置若干线性分布的狭缝状可变曝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和缺氧池(2)内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固设在厌氧池(1)或缺氧池(2)的侧壁上,且导流板的底端与厌氧池(1)或缺氧池(2)的底部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3)的外侧设置有污泥池,所述第一回流管(9)顶部远离缺氧池(2)的一端连接有带阀门的污泥减量管(11),所述污泥减量管(11)用于将好氧池(3)底部回流后剩余的污泥通过气提装置抽吸至污泥池内。

  说明书

  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化处理技术越来越成熟,进水-预处理-生化池-沉淀池的污水处理方式在城镇污水处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污水处理的主要对象为有机物(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COD,氨氮和总氮的脱除一般由生物氧化和硝化/反硝化完成。

  目前比较常见污水处理装置受其结构影响,装置内部的设备种类数量多、工程总投资大、占地面积大,推广使用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生化反应、沉淀一体化为核心的好氧污水处理技术,将生化池和沉淀池高效结合,降低了使用成本和占地面积,适用于中小型的城镇生活污水和河道水治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NAGS-协同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的装置,包括按进水方向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滤池和气提回流装置,所述好氧池的内部靠近滤池的一端设置有沉淀池,沉淀池沉淀的上清液溢出后流入滤池中,经过滤池过滤后由滤池底部的出水管排出;

  所述气提回流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两个气提管,所述好氧池中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回流管回流到缺氧池的前端,所述缺氧池底部的污泥通过第二回流管回流到厌氧池的前端,两个所述气提管的底端分别位于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气提管的另一端与供气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沉淀池包括池体和位于池体内部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远离滤池的一侧开设有进水通道,好氧池内部的污水污泥混合液自上而下由进水通道进入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斜管区,所述斜管区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堰,且出水堰与滤池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区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状态的挡泥板,所述池体靠近挡泥板最低处的一侧开设有出泥口,所述沉淀区通过出泥口与好氧池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供气装置为风机,且两个气提管的进气端连接到同一风机上,两个所述气提管上均设置有控制流量的阀门。

  进一步,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两个带阀门的曝气管两个所述曝气管分别延伸至好氧池的前端底部和滤池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曝气管的底部连接有水平铺设的曝气软管,且曝气软管是由加强聚氯乙烯和橡胶合成;内衬是由化学纤维网线构成,在曝气软管上设置若干线性分布的狭缝状可变曝气孔。

  进一步,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固设在厌氧池或缺氧池的侧壁上,且导流板的底端与厌氧池或缺氧池的底部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好氧池的外侧设置有污泥池,所述第一回流管顶部远离缺氧池的一端连接有带阀门的污泥减量管,所述污泥减量管用于将好氧池底部回流后剩余的污泥通过气提装置抽吸至污泥池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生化反应、沉淀一体化为核心的好氧污水处理技术,将生化池和沉淀池高效结合,通过斜管沉淀出水,沉降污泥可实现单侧自循环回流,采用气提技术替代泵结构,降低了使用成本和占地面积,控制方法更加便捷;

  2.本发明对污水在传统氧化沟前段增加功能区域,通过气提环流可实现缺氧、厌氧交替状态,可有效起到脱氮除磷效果,大幅降低了好氧池的污泥负荷,剩余污泥较少;

  3.本发明将曝气装置与气提装置合并采用同一风机提供气源,减少了装置的设备投入,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4.本发明可在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上进行改进即可,不需要改变原有装置的池体,具有更好的推广价值。

  5.采用好氧颗粒污泥作为生物工作介质,可实现有机物和氮的同时去除,悬浮污泥絮体的颗粒化,集磷菌容易得到分离,减小了释放磷的二沉池反应器体积,避免了经常发生在高效生物去磷系统中的污泥膨胀问题,并且流程简单,操作维护容易,缩小反应器体积,进而减少了系统对土地面积的需求。(发明人胡飞;于海宁;李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