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方法

发布时间:2020-6-18 8:27:04

  申请日2020.03.19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及方法。包括CWSBR控制区、CWSBR反应区及污泥回流组件,所述CWSBR控制区内设CWSBR进水口、搅拌器及曝气装置,所述CWSBR控制区与CWSBR反应区之间通过柔性水帆分隔,并通过污泥回流组件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组件包括回流泵、回流管道,所述回流泵位于CWSBR反应区内,回流泵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CWSBR控制区。本发明初投资费用低,无需投加碳源,运行成本大幅降低,对来水总氮没有上限要求,无任何二次污染,没有废弃物,也不需添加剂,脱总氮效率高,出水稳定达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WSBR控制区(6)、CWSBR反应区(7)及污泥回流组件,所述CWSBR控制区(6)内设CWSBR进水口(8)、搅拌器(10),所述CWSBR控制区(6)与CWSBR反应区(7)之间通过柔性水帆(1)分隔,并通过污泥回流组件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组件包括回流泵(4)、回流管道(5),所述回流泵(4)位于CWSBR反应区(7)内,回流泵(4)通过回流管道(5)连接至CWSBR控制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2)、回流泵导轨(3),所述固定支架(2)连接回流管道(5)并将其固定于CWSBR反应区(7)内,所述回流泵导轨(3)上端连接用于牵引回流泵沿导轨运动的滑轮,下端固定连接于CWSBR反应区(7)池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10)通过位于CWSBR控制区(6)池顶部的滑轮装置(9)实现下放及上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泵(4)的功率7.5kw。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脱除总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运行周期时序为:进水+搅拌22分钟 曝气30分钟→进水+搅拌22分钟 曝气30分钟→进水+曝气22分钟 曝气30分钟→沉淀48分钟→滗水36分钟→滗水排泥15分钟,控制区搅拌器为就地常开,在滗水结束时开启回流泵,直到CWSBR下一个沉淀周期前关闭回流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WSBR控制区(6)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CWSBR反应区(7)曝气时控制溶解氧在2~3mg/L,搅拌时控制溶解氧在0.2mg/L以下。

  说明书

  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污水厂排放指标的日益提升,原有的处理工艺往往难以满足排放要求。很多污水厂面临提标改造。其中总氮作为重要的排放标准,以其难处理性和高成本性,令很多水厂头痛不已。

  目前处理总氮的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的A2O工艺和SBR工艺,以及后置反硝化滤池工艺。

  传统A2O为了达到厌氧区的污泥浓度和脱氮效果,通常要控制回流比100%至400%,能耗较大。A2O工艺的TN脱除率和回流比密切相关。工程实践中A2O回流比控制在100%至200%是出于经济成本考虑,但是要求来水TN低于70mg/L才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如果来水超过70mg/L则较难达标。

  SBR工艺虽然不存在回流和污泥浓度的问题,但是需要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效率较低,周期很长。曝气周期结束后溶解氧通常需要20分钟才能降低到厌氧状态,如果想达到理想的脱除总氮的效果可能需要搅拌反应较长时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污水处理量。

  后置反硝化滤池主要问题是需要额外投加碳源(乙酸钠或者甲醇),水处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提出一种设备简单、操作安装方便、脱氮效率高、运行及装置费用极低的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该系统脱除总氮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恒水位SBR工艺回流污泥脱除总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WSBR控制区、CWSBR反应区及污泥回流组件,所述CWSBR控制区内设CWSBR进水口、搅拌器。所述CWSBR控制区与CWSBR反应区之间通过柔性水帆分隔,并通过污泥回流组件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组件包括回流泵、回流管道,所述回流泵位于CWSBR反应区内,回流泵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CWSBR控制区。

  所述污泥回流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2、回流泵导轨3,所述固定支架2连接回流管道5并将其固定于CWSBR反应区7内,所述回流泵导轨3上端连接用于牵引回流泵沿导轨运动的滑轮,下端固定连接于CWSBR反应区7池底。

  所述搅拌器通过位于CWSBR控制区池顶部的滑轮装置实现下放及上移。

  所述回流泵4的功率7.5kw。

  一种利用所述系统脱除总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运行周期时序为:进水+搅拌22分钟 曝气30分钟→进水+搅拌22分钟 曝气30分钟→进水+曝气22分钟 曝气30分钟→沉淀48分钟→滗水36分钟→滗水排泥15分钟,控制区搅拌器为就地常开,在滗水结束时开启回流泵,直到CWSBR下一个沉淀周期前关闭回流泵。

  所述CWSBR控制区6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CWSBR反应区7曝气时控制溶解氧在2~3mg/L,搅拌时控制溶解氧在0.2mg/L以下。

  本发明特点如下:

  1.初投资费用低,大体只相当于目前同样容量脱总氮设备投资的千分之一 。

  2.运行费用低。和传统的A2O回流比控制在100-400%相比,只需要控制回流比40%以下,大幅节能。无需投加碳源,运行成本大幅降低。

  3.对来水总氮没有上限要求,只要有合适的碳氮比,即使来水总氮浓度较高仍然可以达标。

  4.无任何二次污染,没有废弃物,也不需添加剂。

  5.脱总氮效率高,出水稳定达标。(发明人王妍;许亮;孙晓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