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3.19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IPC分类号C02F1/24; C02F1/4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圆筒,设置于圆筒底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圆筒顶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转轴,横置于圆筒底部的连杆,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叶轮及顶盖,集油槽,套设在第一转轴外部并径向分离的空心管,侧向贯穿圆筒并延伸入空心管的空气输送管,被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作水平往复运动的撇油板,侧向贯穿圆筒的污水输送组件,围合在叶轮径向外侧的导流筒,导流筒连接连杆,导流筒的顶部设置被第一转轴垂直贯穿的多孔隔板,导流筒的底部与圆筒的底部保持悬空状态。该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不仅实现了除油、降低COD值以及去除水体中各种杂质等功能,且具有使用、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筒,设置于圆筒底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圆筒顶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转轴,横置于圆筒底部的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叶轮及顶盖,设置于顶盖上方的集油槽,套设在第一转轴外部并径向分离的空心管,侧向贯穿圆筒并延伸入空心管的空气输送管,被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作水平往复运动的撇油板,以及侧向贯穿圆筒的污水输送组件,围合在叶轮径向外侧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连接连杆,所述导流筒的顶部设置被第一转轴垂直贯穿的多孔隔板,所述导流筒的底部与圆筒的底部保持悬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输送组件包括:设置于圆筒外部的配水槽,三个斜板,三个斜板朝向所述空心管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空心管的底部悬设于多孔隔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圆筒的底部并与圆筒连通的储渣槽,以及延伸入储渣槽的排渣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内圈,外圈,径向连接内圈与外圈的辐条,相邻两个辐条之间形成扇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叶轮盘,环形布置于叶轮盘圆周处且垂直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第一转轴垂直贯穿叶轮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圆筒底部的第一电机及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同轴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的底部设置包裹圆筒的储油桶,所述储油桶设置排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第二转轴,以及设置于第二转轴末端的齿轮;
所述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与撇油板连接的条形齿条,所述条形齿条与齿轮啮合,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条形齿条作水平往复运动,并通过撇油板将溢出顶盖的杂质与油汇聚至集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的侧壁开设高度低于所述排油孔的排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行夹持圆筒顶部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一横梁,所述撇油板通过滑动组件与第二横梁连接。
说明书
一种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气浮法是以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捕捉并吸附水中的细小油珠和悬浮物和杂质颗粒,使其视密度小于水,然后颗粒被气泡携带至水面形成浮渣,从而达到分离污染物和净化水质的目的。气浮设备对于比重接近于水的微小悬浮颗粒的去除,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气浮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给排水处理工程、以湖泊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除藻降浊、工业污水处理工程,如石油化工、纺织、印染的、电镀、制革、食品工业等领域,以及污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如造纸水中的纤维回收等领域。
公告号为CN2094118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气泡气浮除油装置,其通过无机纳米陶瓷膜组件进行除油和降低COD值。该现有技术存在装置造价过高,无机纳米陶瓷膜组件脆性过大以及装置运行成本过高的缺点。同时,公告号为CN2084299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塔式气浮电氧化污水处理设备。该现有技术通过在电氧化反应区内自上而下设置交替排列的阳极板与阴极板,其存在电能消耗过大且不具有除油功能的缺陷。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气浮污水处理设备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用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各种缺陷,实现除油及降低COD值的功效,降低使用成本,以及去除水体中各种杂质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圆筒,设置于圆筒底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圆筒顶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转轴,横置于圆筒底部的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叶轮及顶盖,设置于顶盖上方的集油槽,套设在第一转轴外部并径向分离的空心管,侧向贯穿圆筒并延伸入空心管的空气输送管,被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作水平往复运动的撇油板,以及侧向贯穿圆筒的污水输送组件,围合在叶轮径向外侧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连接连杆,所述导流筒的顶部设置被第一转轴垂直贯穿的多孔隔板,所述导流筒的底部与圆筒的底部保持悬空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水输送组件包括:设置于圆筒外部的配水槽,三个斜板,三个斜板朝向所述空心管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空心管的底部悬设于多孔隔板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圆筒的底部并与圆筒连通的储渣槽,以及延伸入储渣槽的排渣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包括:内圈,外圈,径向连接内圈与外圈的辐条,相邻两个辐条之间形成扇形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轮包括:叶轮盘,环形布置于叶轮盘圆周处且垂直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第一转轴垂直贯穿叶轮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圆筒底部的第一电机及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同轴装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油槽的底部设置包裹圆筒的储油桶,所述储油桶设置排油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第二转轴,以及设置于第二转轴末端的齿轮;
所述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与撇油板连接的条形齿条,所述条形齿条与齿轮啮合,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条形齿条作水平往复运动,并通过撇油板将溢出顶盖的杂质与油汇聚至集油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筒的侧壁开设高度低于所述排油孔的排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平行夹持圆筒顶部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一横梁,所述撇油板通过滑动组件与第二横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所揭示的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能够通过叶轮的转动所产生微小气泡与污水中的油污、固体颗粒相互吸附后上浮至圆筒的顶部,并通过水平往复运动的撇油板对污水中分离出来的油污及固体颗粒予以收集,该叶轮式气浮污水处理设备不仅实现了除油、降低COD值以及去除水体中各种杂质等功能,还能够避免使用膜组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发明人张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