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

发布时间:2019-5-7 13:14:25

  申请日2018.07.20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包括池体、机泵组和收集渠;池体包括收集池和处理池;收集池和处理池并排设置且中间通过粗滤隔板相连通;收集池的底部设有集渣室;集渣室位于粗滤隔板下方;处理池内壁上设有反应墙;粗滤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靠近收集池一侧的平面上均设有可闭合的矩形齿片;反应墙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石灰石层、活性炭填充层和生物质吸附膜层;石灰石层为最内层且直接接触处理池中的渗滤液;活性炭填充层内均匀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生物质吸附膜层内均匀铺设若干层生物质吸附膜;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将渗滤液收集池的功能分区,即实现了对渗滤液的收集,又对渗滤液采取了妥善的净化处理,即避免了渗滤液流出导致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污染,又对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修复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包括池体、机泵组(1)和收集渠(19);所述机泵组(1)位于池体上方且与堆渣填埋区的收集渠(19)相连;所述机泵组出口(2)与池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收集池(3)和处理池(4);所述机泵组出口(2)位于收集池(3)顶部;所述处理池(4)底部设有排液管(9);所述收集池(3)和处理池(4)并排设置且中间通过粗滤隔板(12)相连通;所述粗滤隔板(12)通过卡槽固定在池体壁上;所述收集池(3)的底部设有集渣室(10);所述集渣室(10)位于粗滤隔板(12)下方;所述处理池(4)内壁上设有反应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隔板(12)包括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靠近收集池(3)一侧的平面上均设有可闭合的矩形齿片;所述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边缘处均设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6)上的矩形齿片为下倾斜齿片(16);所述下倾斜齿片(16)上端边缘通过转轴与第一隔板(6)连接;所述第二隔板(7)上的矩形齿片为上倾斜齿片(17);所述上倾斜齿片(17)下端边缘通过转轴与第二隔板(7)连接;所述转轴由伺服电机(5)驱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室(10)上设有室门(11);所述室门(11)一侧通过铰接与集渣室(10)连接;所述室门(11)另一侧通过螺栓、螺母与集渣室(10)相连接;所述室门(11)边缘处设有一圈密封橡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墙(8)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石灰石层(13)、活性炭填充层(14)和生物质吸附膜层(15);所述石灰石层(13)为最内层且直接接触处理池(4)中的渗滤液;所述活性炭填充层(14)内均匀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生物质吸附膜层(15)内均匀铺设若干层生物质吸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石层(13)的厚度为250-280mm;所述活性炭填充层(14)的厚度为450-480mm;所述生物质吸附膜层(15)的厚度为350-38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石层(13)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半球面凹槽(18);所述半球面凹槽(18)直径10-15mm。

  说明书

  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污染及水资源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

  背景技术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称之为渗滤液;渗滤液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渗滤液中还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物,磷酸醋,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等多种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造成生态污染的物质;目前,一些生活垃圾堆渣区域已经通过建造渗滤液收集池来降低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但现有的渗滤液收集池不能妥善处理收集起来的渗滤液导致堆渣区域的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修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解决现有的渗滤液收集池不能妥善处理收集起来的渗滤液导致堆渣区域的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修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修复渗滤液收集池,包括池体、机泵组和收集渠;所述机泵组位于池体上方且与堆渣填埋区的收集渠相连;所述机泵组出口与池体连通;所述池体包括收集池和处理池;所述收集池和处理池并排设置且中间通过粗滤隔板相连通;所述粗滤隔板通过卡槽固定在池体壁上;所述收集池的底部设有集渣室;所述集渣室位于粗滤隔板下方;所述处理池内壁上设有反应墙;所述机泵组出口位于收集池顶部;所述处理池底部设有排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粗滤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靠近收集池一侧的平面上均设有可闭合的矩形齿片;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边缘处均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矩形齿片为下倾斜齿片;所述下倾斜齿片上端边缘通过转轴与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的矩形齿片为上倾斜齿片;所述上倾斜齿片下端边缘通过转轴与第二隔板连接;所述转轴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集渣室上设有室门;所述室门一侧通过铰接与集渣室连接;所述室门另一侧通过螺栓、螺母与集渣室相连接;所述室门边缘处设有一圈密封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墙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石灰石层、活性炭填充层和生物质吸附膜层;所述石灰石层为最内层且直接接触处理池中的渗滤液;所述活性炭填充层内均匀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生物质吸附膜层内均匀铺设若干层生物质吸附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石灰石层的厚度为250-280mm;所述活性炭填充层的厚度为450-480mm所述生物质吸附膜层的厚度为350-380mm。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增加反应墙与渗滤液的有效接触面积,所述石灰石层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半球面凹槽;所述半球面凹槽直径1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收集池和处理池将渗滤液收集池的功能分区,即实现了对渗滤液的收集,又对渗滤液采取了妥善的净化处理,即避免了渗滤液流出导致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污染,又对堆渣污染区域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修复作用;

  2、反应墙可用于处理渗滤液,削减污染物的同时避免了外加能源的消耗;

  3、粗滤板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组成,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设有相互交错闭合的矩形齿片,矩形齿片转动时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形成不同敞开角度的孔道,可有效滤过多种尺寸的悬浮物;

  4、矩形齿片缓慢转动时,可将一些漂浮的滤渣拍下,落入粗滤板下方的集渣室内;

  5、集渣室可收集落下的悬浮滤渣,送出后集中处理,通过室门可定期清洁集渣室;

  6、石灰石层内侧壁上的半球面凹槽可增大石灰石层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石灰石层与渗滤液的有效接触面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