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15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IPC分类号C02F1/72; B01D5/00; B01L3/00; C02F101/3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料管、固定床反应器、气液分离器和冷凝管;所述进料管采用螺旋式设计,缠绕于固定床反应器的外壁,并与其底部进料口相连;所述固定床反应器由上封口、反应器筒体和下封头组成,下封头设有进料口,上封头可拆卸,并设有气体出口,料液出口设在反应器筒体的中部;所述气液分离器呈倒S型,其与冷凝器相连一端的底部设有冷凝液出口;所述冷凝器用空气作冷却介质。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简单、加热便捷、占用空间小的优点,能有效节约能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料管(1)、固定床反应器(2)、气液分离器(3)和冷凝器(4);
所述固定床反应器(2)包括上封头(5),下封头(6)和上下二端开口的反应器筒体(7),反应器筒体(7)的上下开口端分别由上封头(5)和下封头(6)密封,反应器筒体(7)内置相间隔的第一、第二可移动孔板(12)和(13),其中上封头(5)可拆卸,在上封头(5)顶端设有气体出口(8),下封头(6)底端设有与进料管(1)相连接的进料口(9),反应器筒体(7)中部设有出料口(10);所述气液分离器(3)呈90度倾斜的S型,其一端与气体出口(8)相连,另一端与冷凝器(4)相连,气液分离器(3)与冷凝器(4)相连一端的倾斜S型底部设有冷凝液出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管(1)采用螺旋式设计,进料管缠绕于固定床反应器(2)的外壁,与进料口(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床反应器(2)的上封头(5)的内径与反应器筒体(7)的外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4)采用空气做冷却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均由石英或玻璃的透明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可移动孔板(12)和(13)横向设置于反应器筒体(7)内中部和下部。
说明书
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 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肼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肼是一种有毒物质,随着肼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防止含肼废水污染环境,选择更加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连续催化分解技术作为一种低能耗、绿色环保的技术,其在含肼废水的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连续催化技术一般采用固定床装置、滴流床装置、流化床装置等,其中以固定床装置应用居多。传统固定床装置的反应液的预热与反应器的加热一般是分开进行的,且都是以电加热的方式来进行加热;传统固定床装置同时存在反应器拆卸不便,操作复杂的问题。实验室用的装置主要以便于搭建,操作简便为主,传统的固定床装置由于结构复杂,导致装置占用空间过大。其次,传统的固定床装置由非透明的材质所制,不便于观察固定床上催化剂及参与反应的流动态的反应状态,实验阶段难以观察实验现象,如出现飞温等不可控的现象时,不能及时发现并控制反应,对实验方案的改进造成困难,也使实验阶段的固定床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固定床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该装置能有效用于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验室用连续催化分解含肼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料管、固定床反应器、气液分离器和冷凝器;所述固定床反应器包括上封头,下封头和反应器筒体,内置可移动孔板,其中上封头可拆卸,在上封头顶端设有气体出口,下封头底端设有进料口,反应器筒体中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呈倒S型,与冷凝器相连一端的底部设有冷凝液出口。
所述进料管采用螺旋式设计,缠绕于固定床反应器的外壁,与进料口连接。
所述固定床反应器的上封头的内径与反应器筒体的外径相等。
所述冷凝器采用空气做冷却介质。
所述装置均由石英或玻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结构简单,催化剂装填方便,便于搭建。
2.实现了反应料液的预热和反应器的加热同时进行,节约能耗,加热方式便捷。
3.采用石英或玻璃材质,便于观察反应进程及反应物状态,同时具有较强耐酸腐蚀性,有效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
4.利用空气冷凝,节约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