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02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IPC分类号B01D39/12; C02F1/28; B01J2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主体为钢质过滤网,所述钢质过滤网在生产过程中填充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包括:锰矿石粉、氯化锌、硅酸镁、聚丙烯酰胺、纳米改性活性炭和薄荷酮,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8‑25份、氯化锌20‑28份、硅酸镁18‑26份、聚丙烯酰胺6‑12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1‑28份和薄荷酮4‑10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对废水中的异味和细菌具有有效的吸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主体为钢质过滤网,所述钢质过滤网在生产过程中填充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包括:锰矿石粉、氯化锌、硅酸镁、聚丙烯酰胺、纳米改性活性炭和薄荷酮,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8-25份、氯化锌20-28份、硅酸镁18-26份、聚丙烯酰胺6-12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1-28份和薄荷酮4-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8份、氯化锌20份、硅酸镁18份、聚丙烯酰胺6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1份和薄荷酮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9份、氯化锌22份、硅酸镁19份、聚丙烯酰胺7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2份和薄荷酮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0份、氯化锌23份、硅酸镁21份、聚丙烯酰胺8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3份和薄荷酮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2份、氯化锌25份、硅酸镁24份、聚丙烯酰胺10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4份和薄荷酮8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3份、氯化锌26份、硅酸镁26份、聚丙烯酰胺12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7份和薄荷酮9份。
说明书
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
背景技术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使用的洗涤剂、污水和垃圾,废水中细菌多且有异味。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过滤网,现有的过滤网对细菌和异味吸附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
网,对废水中的异味和细菌具有有效的吸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废
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主体为钢质过滤网,所述钢质过滤网在生产过程中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包括:锰矿石粉、氯化锌、硅酸镁、聚丙烯酰胺、纳米改性活性炭和薄荷酮,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8-25份、氯化锌20-28份、硅酸镁18-26份、聚丙烯酰胺6-12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1-28份和薄荷酮4-10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8份、氯化锌20份、硅酸镁18份、聚丙烯酰胺6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1份和薄荷酮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9份、氯化锌22份、硅酸镁19份、聚丙烯酰胺7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2份和薄荷酮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0份、氯化锌23份、硅酸镁21份、聚丙烯酰胺8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3份和薄荷酮6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2份、氯化锌25份、硅酸镁24份、聚丙烯酰胺10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4份和薄荷酮8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3份、氯化锌26份、硅酸镁26份、聚丙烯酰胺12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7份和薄荷酮9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
滤网,对废水中的异味和细菌具有有效的吸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