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14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絮凝反应池和污泥沉淀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与进水管连接,污泥沉淀池与出水管连接,絮凝反应池与污泥沉淀池通过水流通道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池下部设置有曝气管、中部设置有搅拌叶片、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所述污泥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清扫组件,所述污泥清扫组件包括导轨、沿导轨移动的竖直连杆以及安装于竖直连杆下端的纤维刷体,所述污泥沉淀池下端设置有污泥收集床,所述纤维刷体下端面与污泥收集床接触,污泥收集床与排泥管连通,该设备能够定时清扫沉淀池中的污泥,彻底杜绝污泥死角,且污泥沉降速率快,出水水质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反应池和污泥沉淀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上设置有进水管,污泥沉淀池上设置有出水管,絮凝反应池与污泥沉淀池通过水流通道连通, 所述絮凝反应池下部设置有曝气管、中部设置有搅拌叶片、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所述污泥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清扫组件,所述污泥清扫组件包括导轨、沿导轨移动的竖直连杆以及安装于竖直连杆下端的纤维刷体,所述污泥沉淀池下端设置有污泥收集床,所述纤维刷体下端面与污泥收集床接触,污泥收集床与排泥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置于絮凝反应池的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处、靠近絮凝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筛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澄清污水 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处、靠近污泥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稳流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污泥沉淀池的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呈四个角均倒角的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杆上端通过滑轮沿导轨移动,所述滑轮与电机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收集床呈漏斗状,所述纤维刷体通过斜杆安装于竖直连杆下端,所述斜杆与竖直连杆的夹角为20-50度。
说明书
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污水后处理系统中,絮凝池和沉淀池作为将泥水分离的装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处理单元。现在的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沉淀池中的污泥在沉淀池底部沉降,污泥通常依靠自身的重力,流动至沉淀池底部,继而被排泥管排出,所以在沉淀池中会存在很多死角,积累较多的污泥,影响沉淀池的沉淀体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污泥在污泥床自上而下流动,进而会堵塞排泥管,影响排泥速率;并且,在污水由絮凝池进入沉淀池中过程中,水流直接旋流进沉淀池中,会影响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导致污泥沉降速度慢,澄清后的上清液浑浊,甚至出现悬浮物等问题,对出水水质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占地面积大,许多中小型企业在处理污水时,受场地和成本的局限,不能购置合适的污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在沉淀池中易存在污泥死角、排泥管易堵塞,设备占地大、能耗高、污泥沉降速度慢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该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机构合理,能够定时清扫沉淀池中的污泥,彻底杜绝污泥死角,且污泥沉降速率快,出水水质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絮凝反应池和污泥沉淀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与进水管连接,污泥沉淀池与出水管连接,絮凝反应池与污泥沉淀池通过水流通道连通, 所述絮凝反应池下部设置有曝气管、中部设置有搅拌叶片、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所述污泥沉淀池内设置有污泥清扫组件,所述污泥清扫组件包括导轨、沿导轨移动的竖直连杆以及安装于竖直连杆下端的纤维刷体,所述污泥沉淀池下端设置有污泥收集床,所述纤维刷体下端面与污泥收集床接触,污泥收集床与排泥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于絮凝反应池的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处、靠近絮凝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筛网。
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处、靠近污泥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稳流格栅。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污泥沉淀池的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导轨呈四个角均倒角的矩形。
优选的,所述竖直连杆上端通过滑轮沿导轨移动,所述滑轮与电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泥收集床呈漏斗状,所述纤维刷体通过斜杆安装于竖直连杆下端,所述斜杆与竖直连杆的夹角为20-50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合理,在沉淀池中安装纤维刷体,通过轮滚带动纤维刷体在导轨中移动,能够定时清扫沉淀池中的污泥,防止沉淀池中出现污泥死角,保证沉淀池的有效水处理体积;并且絮凝池与沉淀池的水流通道处分别增设有稳流格栅,稳流格栅能够减缓水流的冲击力,保证水流从絮凝池稳流进沉淀池中,最大程度上减少沉淀池中水的波动,保证污泥的沉淀速率,进而保证出水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