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7 16:39:43

  申请日2018.03.26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IPC分类号E02D31/0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垃圾填埋技术领域的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垃圾堆体里挖若干个坑洞;步骤二、在相邻两坑洞之间挖沟槽将其连通;步骤三、在坑洞中设置竖管,竖管上开设有若干集液孔;步骤四、在沟槽中倾斜设置横管,横管将相邻两坑洞中的竖管连通,横管的上部也开设有若干所述集液孔;步骤五、用碎石填到坑洞和沟槽中;步骤六、在靠近截污坝的坑洞中设置渗滤液收集坑,再设置将收集坑中的渗滤液引流到渗滤液污水调节池的排污管;步骤七、设置导流管串联在所有竖管的底端;步骤八、将挖出来的垃圾填回坑洞和沟槽中。本方案能长期有效地收集并排出渗滤液,避免了截污坝、基底和防渗层长期处于渗滤液浸泡状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垃圾堆体里挖若干个坑洞,相邻两个坑洞的中心距为30~40m,坑洞的深度为10~15m,坑洞的直径为11~13m;

  步骤二、在相邻两坑洞之间挖沟槽将其连通,沟槽深度为3~5m,宽度为0.6~1m;

  步骤三、在坑洞中设置竖管,竖管的直径为0.4m,竖管上开设有若干集液孔;

  步骤四、在沟槽中倾斜设置横管,倾斜角度为1~2°,横管将相邻两坑洞中的竖管连通,横管的直径为0.2m,横管的上部也开设有若干所述集液孔;

  步骤五、用碎石填到坑洞和沟槽中,回填厚度为0.4m,碎石的体积为110~900cm3;

  步骤六、在靠近截污坝的坑洞中设置渗滤液收集坑,设置将收集坑中的渗滤液引流到渗滤液污水调节池的排污管;

  步骤七、设置导流管串联在所有竖管的底端,导流管将所有竖管中的渗滤液倒流到渗滤液收集坑中;

  步骤八、将挖出来的垃圾填回坑洞和沟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洞中的竖管有多根,相邻竖管之间通过倾斜的横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收集坑中设有排污泵,排污泵与排污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泵连接有浮球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竖管、排污管和导流管均为PE管。

  说明书

  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填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特点就是依山围谷,利用天然沟壑、山谷而建。地形的基本形状就是三面环山,在山谷的下游出口处设置一道截污坝,将山谷围成盆地形状,截污坝外侧设置渗滤液污水调节池,内侧为填埋库区。山谷型填埋场以其征地、库容量大等优势,已经成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主要形式。

  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堆体中积存过量的渗滤液,导致填埋场截污坝、基底和防渗层长期处于渗滤液浸泡中,会产生基底层不稳定和防渗层渗漏的环境风险,同时渗滤液的液位过高,导致截污坝有垮塌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以解决填埋场截污坝、基底和防渗层长期处于渗滤液浸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一种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垃圾堆体里挖若干个坑洞,相邻两个坑洞的中心距为30~40m,坑洞的深度为10~15m,坑洞的直径为11~13m;

  步骤二、在相邻两坑洞之间挖沟槽将其连通,沟槽深度为3~5m,宽度为0.6~1m;

  步骤三、在坑洞中设置竖管,竖管的直径为0.4m,竖管上开设有若干集液孔;

  步骤四、在沟槽中倾斜设置横管,倾斜角度为1~2°,横管将相邻两坑洞中的竖管连通,横管的直径为0.2m,横管的上部也开设有若干所述集液孔;

  步骤五、用碎石填到坑洞和沟槽中,回填厚度为0.4m,碎石的体积为110~900cm3;

  步骤六、在靠近截污坝的坑洞中设置渗滤液收集坑,设置将收集坑中的渗滤液引流到渗滤液污水调节池的排污管;

  步骤七、设置导流管串联在所有竖管的底端,导流管将所有竖管中的渗滤液倒流到渗滤液收集坑中;

  步骤八、将挖出来的垃圾填回坑洞和沟槽中。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垃圾堆体中安装倾斜的横管,横管上部开设有集液孔,渗滤液从集液孔流入到横管中,由于沟槽的深度为3~5,坑洞的深度为10~15m,所以横管连通在竖管的顶部,这样横管中的渗滤液就流入到竖管中;渗滤液也能从竖管上的集液孔流入到竖管中;然后渗滤液在竖管的下部汇集到导流管中,再流入到渗滤液收集坑中,又从收集坑中流到截污坝外侧的渗滤液污水调节池。这样长期有效地收集并排出渗滤液,避免了截污坝、基底和防渗层长期处于渗滤液浸泡状态,同时防止液位过高导致截污坝垮塌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坑洞中的竖管有多根,相邻竖管之间通过倾斜的横管连通。这样渗滤液收集的范围更广,收集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渗滤液收集坑中设有排污泵 ,排污泵与排污管连接。有时收集坑中的渗滤液由于压力不够不能从排污管中流入到渗滤液污水调节池中,所以设置排污泵提供动力,能将收集坑中的渗滤液完全排出。

  进一步,所述排污泵连接有浮球阀。这样可以设定水位,并把浮球阀与排污泵的开关相连,这样通过浮球阀即可控制排污泵的关闭,当收集坑的渗滤液到达一定水位时,浮球阀控制排污泵开启,排出渗滤液;当渗滤液低于一定水位时,浮球阀则控制排污泵关闭,无需排出渗滤液,这样实现排污泵的自动化,避免一直开启排污泵导致其工作程度过高而受损。

  进一步,所述横管、竖管、排污管和导流管均为PE管。由于PE塑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防腐蚀性,所以使用PE管能增加使用寿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