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

发布时间:2018-12-25 11:59:49

  申请日2018.02.11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IPC分类号C02F3/08; 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其包括用于置入好氧池中的网格旋筒,网格旋筒通过在外圈卡箍的至少一个浮力圈浮于富氧液上,在网格旋筒的两端各设有一中心轴,每个中心轴一侧都设有多个自由回转的随动轮,每个中心轴另一侧都设有一限位挡板,中心轴都一一对应的被限位在所述随动轮与限位挡板之间,采用了浮动圈作为浮力源,可以使得整体圈体都浮于水面上,无轴承,可以自由转动,实现无动力旋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作为提供填料增殖微生物场地的网格旋筒(1),网格旋筒通过网格与外部环境进行气流交互,在网格旋筒的外圈卡箍的至少一个浮力圈或者位于网格旋筒两侧各设有一列浮力盘,网格旋筒通过在外周设置的挡具进行限位并保持自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网格旋筒两端各设有一中心轴(3),每个中心轴两侧都设有挡具以保证对中心轴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具为随着网格旋筒(1)自转而随转的随动轮或者所述的挡具分别为一限位挡板和一随动轮(4),限位挡板设置在中心轴一侧,随动轮设置在中心轴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个网格旋筒的两侧都设有至少一个防窜滑轮,所述的防窜滑轮的外圈与网格旋筒的端面相对,每个防窜滑轮的倾斜方向与网格旋筒方向半径相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网格旋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用于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环境的填料,在网格旋筒具有多个供内外环境进行氧气交换的网格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动轮枢接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和限位挡板各通过连接杆与外部基座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生物旋筒(或转盘)是指的,架设在生化反应容器中用于培养微生物的的一种旋筒(或转盘),旋筒(或转盘)在旋转过程中会持续的将填料暴漏在空气中,以让填料与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充分接触,并保证填料的富氧环境保持增殖,并对污水进行净化,采用旋筒(或转盘)在水体中培养微生物(主要为硝化细菌),可以进行硝化反应,从而净化水体,但是现在的旋筒一般都是通过在池体上增配轴式旋筒(或转盘),旋筒(或转盘)旋转时由电机驱动并设置减速机进行减速,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长期使用轴承容易磨损,组件损坏,机构失调。并且很难做到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的现有的旋筒(或转盘)的传动机构容易磨损,机构传动失调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自动浮动的旋筒(或转盘),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自动旋转,并且前后两端分别进行卡接,替代掉了轴承,无磨损,无需额外组件。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脱氮生物反应器,其包括作为提供填料增殖微生物场地的网格旋筒,网格旋筒通过网格与外部环境进行气流交互,在网格旋筒的外圈卡箍的至少一个浮力圈2,网格旋筒(或转盘)通过在外周设置的挡具进行限位并保持自转。

  进一步的,位于网格旋筒两端各设有一中心轴3,每个中心轴两侧都设有挡具以保证对中心轴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具为随着网格旋筒(或转盘)1自转而随转的随动轮或者所述的挡具分别为一限位挡板和一随动轮4,限位挡板设置在中心轴一侧,随动轮设置在中心轴另一侧。

  进一步的,位于每个网格旋筒的两侧都设有至少一个防窜滑轮,所述的防窜滑轮的外圈与网格旋筒的端面相对,每个防窜滑轮的倾斜方向与网格旋筒方向半径相正交。

  进一步的,在网格旋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用于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环境的填料,在网格旋筒具有多个供内外环境进行氧气交换的网格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随动轮枢接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和限位挡板各通过连接杆与外部基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采用了浮动圈作为浮力源,可以使得整体圈体都浮于水面上,并且筒形设计可以由水波自动推动,因为好氧污水池中必然会设置多个曝气管(或推流搅拌器),在曝气管(或推硫搅拌器)的催动下,水面必然会存在波澜,因此旋筒(或转盘)可以自动旋转。

  去除了轴承,采用了单侧滚轮限位和单侧挡板限位的限制形式,将轴体限制在二者之间,在滚轮作用下轴体会自动旋动,因此可以更好的实现自旋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