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3 13:09:59

  申请日2011.08.03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52; C02F1/24;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酸化反应池、气浮装置和净化处理池。本实用新型油墨废水处理系统通过酸化反应池与气浮装置的协同作用,有效的除去油墨废水中的油墨,降低废水中的CODCr含量。其中,酸化反应池能有效的将废水中的油墨从废水中析出,以减轻后续气浮设备的处理负荷;气浮装置能有效的向废水中释放大量微细气泡,使其粘附于杂质絮粒上,造成杂质的比重小于水,从而依靠浮力使杂质上浮至水面,从而实现杂质的除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酸化反应池、气 浮装置和净化处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反应 池的池口处还设有挂渣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渣板与 所述酸化反应池的池口横截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反应 池内设有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穿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栅池, 所述格栅池与酸化反应池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池, 所述集水池与酸化反应池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 通的格栅池和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与酸化反应池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 池为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所述沉淀池与气浮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说明书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预测工业废水占总污水量的 70%以上。而工业废水又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主。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水体 的污染程度大,而且处理难度较高,是国内外环保研究领域中的难题之一,它 的净化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特别是油 墨废水,在废水特别是油墨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纤维素和有毒性的有机物质,如果将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特别是油墨 废水直接排放,势必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除去油墨,降低废水中 的CODCr含量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酸化反应池、气浮装置和净化处 理池。

  优选地,所述酸化反应池的池口处还设有挂渣板。

  具体地,所述挂渣板与所述酸化反应池的池口横截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酸化反应池内设有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穿孔管。

  优选地,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格栅池,所述格栅池与酸化反应池 连通。

  或者优选地,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与酸化反 应池连通。

  或者优选地,所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和集水池, 所述集水池与酸化反应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净化处理池为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和生化处理池,所述沉淀池 与气浮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上述油墨废水处理系统通过酸化反应池与气浮装置的协同作用,有效的除 去油墨废水中的油墨,降低废水中的CODCr含量。其中,酸化反应池能有效的 将废水中的油墨从废水中析出,以减轻后续气浮设备的处理负荷;气浮装置能 有效的向废水中释放大量微细气泡,使其粘附于杂质絮粒上,造成杂质的比重 小于水,从而依靠浮力使杂质上浮至水面,从而实现杂质的除去,达到净化水 质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