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1-28 14:34:51

  申请日2009.04.24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24; C02F103/38; C02F11/12; 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统一对油剂废水、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进行处理,并且在装置内部无法对污泥进行循环处理,因此处理的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油剂水调节池,油剂水调节池上连接有油剂水提升泵,油剂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连接有第一溶气气浮池、混合调节池,混合调节池连通有反应罐,反应罐连通有厌氧沉淀池,厌氧沉淀池依次连通有生化反应池以及二次沉淀池,生化反应池内悬挂有生物填料,二次沉淀池依次连接有第二溶气气浮池、标准排放口,厌氧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第二溶气气浮池通过污泥管连接有污泥浓缩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可通油剂废水的油剂水调节池(1) ,油剂水调节池(1)上连接有油剂水提升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剂水提升泵(2) 通过污水管(3)连接有第一溶气气浮池(4),溶气气浮池通过污水管连通有连通有混合调 节池(8),混合调节池通过混合水提升泵(9)连通有反应罐(10),反应罐(10)通过污 水管连通有厌氧沉淀池(11),厌氧沉淀池(11)依次连通有生化反应池(12)以及二次沉 淀池(13),生化反应池内悬挂有生物填料(14),二次沉淀池(13)通过污水管依次连接 有第二溶气气浮池(15)、标准排放口(16),厌氧沉淀池(11)、二次沉淀池(13)、第 二溶气气浮池(15)通过污泥管连接有污泥 浓缩池(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 调节池(8)连通有聚酯水调节池(5),聚酯水调节池内通过药剂管(6)连接药剂槽(7) ,聚酯水调节池(5)通过集水池提升泵(18)连接有可通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 的集水池(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 池(19)通过集水池提升泵(18)、污水管连通有事故水池(20),事故水池(20)通过事 故水提升泵与聚酯水调节池(5)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反应罐(10)外部设有保温材料层,其内设有两排布水管(21),两排布水管之间设有生 物组合填料(22),反应罐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23),混合水提升泵(9)通过污水管连 通下方的布水管,上方的布水管通过污泥管(30)连接污泥回流泵(24),污泥回流泵通过 污泥管与下方的布水管进口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厌氧沉淀池(11)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污泥管与反应罐(10)的进口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二次沉淀池(13)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污泥管与生化反应池(12)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污泥浓缩池(17)通过污泥螺杆泵(25)连接有污泥压滤机(2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聚酯水调节池(5)、混合调节池(8)的底部设有可变微孔曝气器(27),可变微孔曝气 器通过空气管(28)连通有风机(29)。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生化反应池(12)的底部设有可变微孔曝气器,可变微孔曝气器通过空气管连通有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 泥浓缩池(17)、污泥压滤机(26)通过污水管与混合调节池(8)连通。

  说明书

  化纤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化纤废水处理系统等结构的改良 。

  背景技术

  目前化纤车间内各股废水通过厂区污水管道送至污水处理站区内,混合废水通过收集进 入到集水池,再由泵定期送入到集水调节池内,再由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中国专利公开 了一种化纤废水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1154935Y),其设有格栅、集水井、浮油吸 收机、调节池、厌氧池、三相分离器、流水脉冲器、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一级沉淀池、二 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二级沉淀池、生物炭池、清水池、潜水泵、污泥池、潜污泵、污泥浓缩 池、加药箱、絮凝剂箱、混凝箱、压力过滤器、污泥泵、第一提升泵、第二提升泵、流量计 、碱液罐、阀门和管道;格栅设于集水井进口,浮油吸收机设于集水井内,第一提升泵设于 调节池底部,第一提升泵的出水口与流水脉冲器连通,在第一提升泵与流水脉冲器之间设流 量计,流水脉冲器的脉冲水流出口接至厌氧池的底部,第二提升泵设于集水井底部,第二提 升泵的出水口与调节池连通,在第二提升泵与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碱液罐;三相分离器设 于厌氧池上部,三相分离器的溢流口接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 出水口接至一级沉淀池的中部,一级沉淀池的出水口接至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二级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接至二级沉淀池的中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经三通接头 接至通往调节池的回流管,二级沉淀池的出水口接至生物炭池上部,生物炭池的达标净水出 口接至清水池,清水池外接排水管;潜水泵设于清水池内,潜水泵的出水口接至生物炭池的 底部,生物炭池上部的清洗液出口接至调节池;生物炭池底部的空气进口与调节池的空气进 口接压缩空气气源,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和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设有曝气头; 厌氧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底部沉淀污泥出口分别接污泥泵,污泥泵接污泥池,污泥 池内设置潜污泵,潜污泵的出口接至污泥浓缩池顶部,设于污泥浓缩池底部的浓缩污泥出口 经污泥泵接至混凝箱,污泥浓缩池的出口与污泥泵入口之间设管道接至絮凝剂箱的底部,污 泥泵的出口接混凝箱,混凝箱的出口接至压力过滤器,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出口接至调节池 ,污泥泵的出口还接至厌氧池底部。但这种处理装置无法统一对油剂废水、生活污水、罐区 废水、聚酯废水进行处理,并且在装置内部无法对污泥进行循环处理,因此处理的效率较低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 所存在的无法统一对油剂废水、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进行处理,并且在装置内部 无法对污泥进行循环处理,因此处理的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化纤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可通油剂废水的油剂水调节池,油剂水调节池上 连接有油剂水提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剂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连接有第一溶气气浮池, 溶气气浮池通过污水管连通有连通有混合调节池,混合调节池通过混合水提升泵连通有反应 罐,反应罐通过污水管连通有厌氧沉淀池,厌氧沉淀池依次连通有生化反应池以及二次沉淀 池,生化反应池内悬挂有生物填料,二次沉淀池通过污水管依次连接有第二溶气气浮池、标 准排放口,厌氧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第二溶气气浮池通过污泥管连接有污泥浓缩池。车间 内各股油剂废水通过厂区污水管道送至污水处理站区内,油剂废水通过收集进入到集水池, 再由泵定期送入到油剂水调节池内。可以再在池内加入适量的破乳剂,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达到破坏乳化稳定性的目的;通过加入破乳剂后再由泵送入溶气气浮池,通过气浮池的浮 选作用,除去水中油剂和悬浮物,减少对后端厌氧系统的影响。混合调节池内可以加入适量 的N、P等营养物质,同时在混合调节池内对废水进行加温,以确保后端厌氧反应罐34~38℃ 的微生物温度环境。当该设施运行到一定时间后,生化反应池池内的生物填料上会聚集大量 的活性污泥,大部分污泥以生物膜的形式附着生长在填料上,该处理工艺具有耐高负荷冲击 ,可以在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保证出水水质达到预定的处理效 果。在第二溶气气浮池内通过药剂与废水的充分反应,使得废水中颗粒物质得以去除,从而 可以降低废水中COD浓度,经过以上工艺处理后的水自流进入标准排放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调节池连通有聚酯水调节池,聚酯水调节池内通过药剂管连接药 剂槽,聚酯水调节池通过集水池提升泵连接有可通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的集水池 。生活污水、罐区废水、聚酯废水可以自流进入聚酯水调节池,均化后自流至混合调节池。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水池通过集水池提升泵、污水管连通有事故水池,事故水池通过事 故水提升泵与聚酯水调节池内部连通。事故水池可单独对特殊水质进行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应罐外部设有保温材料层,其内设有两排布水管,两排布水管之间 设有生物组合填料,反应罐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混合水提升泵通过污水管连通下方的布水 管,上方的布水管通过污泥管连接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管与下方的布水管进口 处连通。反应罐为UASB反应罐,反应罐集生物反应与沉淀于一体,结构紧凑,并具有较高的 容积负荷。采用上流式的处理模式,反应罐内挂有生物组合填料,罐顶设有三相分离器,可 以使得气、液、固三相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罐外设保温材料,保持反应罐中污水良好的环 境。反应罐内厌氧反应产生的气体统一收集到气封罐,经过气封罐过滤脱硫后高空排放。

  作为优选,所述的厌氧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污泥管与反应罐的进口处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次沉淀池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污泥管与生化反应池内部连通。二 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处理,池内污泥部分回流至生化反应池前端,以补充池内的污泥浓度 ,剩余污泥则直接进入到污泥浓缩池待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螺杆泵连接有污泥压滤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酯水调节池、混合调节池的底部设有可变微孔曝气器,可变微孔曝 气器通过空气管连通有风机。可变微孔曝气器一方面可以对废水进行初步的氧化反应,去除 废水中部分易氧化物质,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可以均化废水的水质,使废水水质能相对地保持 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生化反应池的底部设有可变微孔曝气器,可变微孔曝气器通过空气管 连通有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浓缩池、污泥压滤机通过污水管与混合调节池连通。污泥浓缩池 上部的上清液以及污泥压滤机压滤出的滤液可以回流至混合调节池处理。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对酯化废水预处理可以大大减轻甲醛、乙醛等有机物对生化 反应的毒副作用,油剂废水经隔油、破乳和气浮预处理后,可以将大部分的油剂去除,从而 大大削减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整个系统只有前段采用水泵提升,水泵运行采用自动液位控制 ,后段全部采用自流式,且因为采用了较大比例的厌氧、兼氧工艺,节省了电耗,从而可以 大大节省处理费用,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