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污水净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11-23 8:48:20

  申请日2009.11.18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一种序批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开口式斜斗形壳体,它的顶部装有减速机,减速机下部接有搅拌器,壳体内部有一个倒锥形罩,进水管和加药管从壳体上部伸入倒锥形罩内部,倒锥形罩上部与排渣管连通,后者伸出壳体,在排渣管外部管道上置有排渣阀,在倒锥形罩的下方置有倒伞形挡板;倒伞形挡板固定于壳体内,壳体下部与污泥管连通,污泥管上置有污泥阀,在开口式斜斗形壳体内上部四周固定有集水堰,后者与出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比重低于1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并进行有效截留,清水溢出,而浮渣定期排放。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昂贵的气浮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省,投资成本低,安装灵活,管理简便,可大规模的推广普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序批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开口式斜斗形壳体(1),它的底部有支腿(2),顶部装有减速机(7),减速机(7)下部接有搅拌器(8),开口式斜斗形壳体(1)内部有一个倒锥形钟罩(3),进水管(5)和加药管(6)从开口式斜斗形壳体(1)上部伸入倒锥形钟罩(3)内部,倒锥形钟罩(3)上部与排渣管(13)连通,后者伸出开口式斜斗形壳体(1),在排渣管(13)外部管道上置有排渣阀(14),在倒锥形钟罩(3)的下方置有倒伞形挡板(4);倒伞形挡板(4)固定于开口式斜斗形壳体(1)内,开口式斜斗形壳体(1)下部与污泥管(9)连通,污泥管(9)上置有污泥阀(10),在开口式斜斗形壳体(1)内上部四周固定有集水堰(11),后者与出水管(12)连通。

  说明书

  序批式污水 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序批式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专用于含有比重小于“1”的污染物的小水量污水物化处理,如油脂废水、水产品加工废水、轻质塑料加工废水、树脂废水、部分印花废水等,针对此类低密度型废水。目前一般采用气浮法处理,即设法使废水中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以形成水、气及被去除物质的三相混合体,促进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的微小悬浮物上后,因粘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使水中污染物被分离去除。它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水量大的优点。但是需排出上述污水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废水水量少,而气浮法需配备的气浮槽、溶气罐、溶气水泵、空压机、污水泵等设备,存在一次性投资高、运行耗能多、占地面积大、操作管理复杂等问题,难以推广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序批式污水净化装置,它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一种序批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开口式斜斗形壳体,它的底部有支腿,顶部装有减速机,减速机下部接有搅拌器,开口式斜斗形壳体内部有一个倒锥形罩,进水管和加药管从开口式斜斗形壳体上部伸入倒锥形罩内部,倒锥形罩上部与排渣管连通,后者伸出开口式斜斗形壳体,在排渣管外部管道上置有排渣阀,在倒锥形罩的下方置有倒伞形挡板;倒伞形挡板固定于开口式斜斗形壳体内,开口式斜斗形壳体下部与污泥管连通,污泥管上置有污泥阀,在开口式斜斗形壳体内上部四周固定有集水堰,后者与出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比重低于1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并进行有效截留,清水溢出,而浮渣定期排放。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昂贵的气浮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省,投资成本低,安装灵活,管理简便,在类似污水处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普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