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11.18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厌氧污泥悬浮装置,包括设于厌氧池外的原水泵以及排列于厌氧池内的多根主水管,本装置将流体力学和电控智能技术相结合,结构简单、方便于安装、拆卸及维修,一次性投资少,仅为原达到类似功能的设备投资的30-50%,在原厌氧池进水泵的基础上不需要增加其它大功率机械动力设备,耗电量仅为现有技术的5-10%,减少了池底搅拌死角,使池底污泥能够长时间悬浮,污泥悬浮率大幅提升。
权利要求书
1.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污泥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厌氧池(1)外的原水泵(2)以及横向排列于厌氧池(1)内的多根主水管(4),主水管(4)和原水泵(2)之间连接有可控阀门(3),可控阀门(3)连接有智能控制系统(7),主水管(4)上连接有多根纵向的分水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污泥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阀门(3)为电磁阀、电动阀或气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污泥悬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7)为PLC电控系统或计时电控系统等智能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要求将厌氧池或水解酸化池的池底分为N个区域通过(3)和(7)和(4)的结合使池底得到轮番冲刷。
说明书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污泥悬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 厌氧生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机废水厌氧污泥悬浮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污泥层中污泥量较大,底物浓度高,酶的活性也高,有机物代谢速度较快,因此,大部分有机物在污泥层中被去除,废水通过污泥层已有80%以上的有机物被转化,因此通常采用污泥层来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
厌氧池中污泥层高度约为池体的1/5-1/3,但其污泥量却占厌氧池中全部污泥的2/3以上,即80%的分解反应是在池底部完成,这样一来,池体2/3高度区域内分解反应效率非常低。
目前解决此类问题一般采用搅拌技术,使池底污泥悬浮在废水中。常见的搅拌技术有:机械搅拌、循环消化液搅拌、水下推流搅拌等。但是在利用这些搅拌技术的过程中,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需增加其它大功率动力机械设备,设备运行耗电量较高,工艺流程繁琐,此外搅拌效果不佳,常常在池体内部容易形成搅拌死角,维修也比较麻烦,因而实用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耗电量小、减少池底搅拌死角,使污泥悬浮率大幅提升的悬浮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污泥悬浮装置,包括设于厌氧池外的原水泵以及横向排列于厌氧池内的多根主水管,主水管和原水泵之间连接有可控阀门,可控阀门连接有智能控制系统,主水管上连接有多根纵向的分水管。
其中,所述的可控阀门为电磁阀、电动阀或气动阀。
其中,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为PLC电控系统或电子计时电控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将流体力学和电控智能技术相结合,结构简单、方便于安装、拆卸及维修,一次性投资少,仅为原设备投资的30-50%,在原厌氧池进水泵的基础上不需要增加其它大功率机械动力设备,耗电量仅为现有技术的5-10%,减少了池底搅拌死角,使池底污泥能够长时间悬浮,污泥悬浮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