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类污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8-4 16:41:18

  申请日2012.09.20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城市生活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厌氧处理,待处理污水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法,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被初步分解和去除;(2)除磷处理,污水从SBR池内流出后进入除磷池,在除磷池中投放除磷剂,除磷剂与污水中的有机磷化合物形成絮凝体并形成沉淀;(3)好氧处理:污水从除磷池中流出后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法,并通过生物膜法提高微生物代谢速率,进一步分解污水内的有机物;(4)沉淀排水阶段:污水经过好氧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时间为1.5~2小时,表面负荷为1.0~2.0m3/m2·h,沉淀结束后上清液能够符合国家I级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对城市生活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厌氧处理,待处理污水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法,污水中的有机物 在厌氧菌作用下被初步分解和去除,污水在厌氧反应器内停留的时间为5~6小时;

  (2)除磷处理,污水从SBR池内流出后进入除磷池,在除磷池中投放除磷剂,然后除磷池 中的搅拌器慢速搅拌,转速为20~30r·min-1,除磷剂与污水中的有机磷化合物形成絮凝体并 形成沉淀,污水在除磷池停留时间为0.5~1.5小时,化学污泥通过化学污泥排泥口排出,除 磷剂的用量为1kg除磷剂∶1吨污水;

  (3)好氧处理:污水从除磷池中流出后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法,并通 过生物膜法提高微生物代谢速率,进一步分解污水内的有机物,污水在好氧反应器内停留的 时间为8~10小时;

  (4)沉淀排水阶段:污水经过好氧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时间为1.5~2小时,表面负荷 为1.0~2.0m3/m2·h,沉淀结束后上清液能够符合国家I级排放标准。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对城市生活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和(3)中 所述的生物反应器中使用的生物膜载体可以采用利用甘蔗制糖产生的残渣制备的载体,该载 体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甘蔗制糖产生的残渣进行清洗,随后将残渣置于质量分数为18%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5~7h;将碱化处理后的残渣进行脱水处理后与过量的过氧化 二异丙苯进行交联反应;将交联反应生成的固体产物与三甲胺醇溶液进行季胺化反应,得到 固相产物;将固相产物清洗并干燥后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载体。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对城市生活类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 除磷剂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的,以铝矾土为原料,将80目的铝矾土置于10%的高锰酸钾溶液 中,铝矾土与高锰酸钾的比例为1kg铝矾土∶1000ml高锰酸钾溶液,铝矾土在高锰酸钾溶液 中充分混匀形成悬浮液,然后在悬浮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和硅酸钠并搅拌均匀即可,加入聚 丙烯酰胺的量为10g聚丙烯酰胺∶1000ml悬浮液,加入硅酸钠的量为5g硅酸钠∶1000ml悬 浮液。

  说明书

  一种对城市生活类污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城市生活类污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愈来愈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其主要是由于氮、磷等营养物质在 环境中的超量排放引起的。我国现行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的一级A标准规定氨氮不应超过5mg/L,总氮不应超过15mg/L,总磷不应超过0.5mg/L,水 体污染治理的重点流域,要求其流域范围内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均应执行前述标准的一级 A标准。因此,现有以去除有机物为主要目的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已不再适用于流域内大量 拟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市场上迫切需要适用的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现有的工艺主要有一级强化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法等,脱氮除磷不能同时达标排放,并 且耗能高、占地大。因此,现有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不足、氮磷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国内目 前水体富营养严重的直接诱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对城市生活类污水的处理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步骤:

  1、厌氧处理,待处理污水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法,污水中的有机 物在厌氧菌作用下被初步分解和去除,污水在厌氧反应器内停留的时间为5~6小时;

  2、除磷处理,污水从SBR池内流出后进入除磷池,在除磷池中投放除磷剂,然后除磷 池中的搅拌器慢速搅拌,转速为20~30r·min-1,除磷剂与污水中的有机磷化合物形成絮凝体 并形成沉淀,污水在除磷池停留时间为0.5~1.5小时,化学污泥通过化学污泥排泥口排出, 除磷剂的用量为1kg除磷剂∶1吨污水;

  3、好氧处理:污水从除磷池中流出后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法,并 通过生物膜法提高微生物代谢速率,进一步分解污水内的有机物,污水在好氧反应器内停留 的时间为8~10小时;

  4、沉淀排水阶段:污水经过好氧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时间为1.5~2小时,表面负 荷为1.0~2.0m3/m2·h,沉淀结束后上清液能够符合国家I级排放标准。

  其中,步骤1和3中所述的生物反应器中使用的生物膜载体可以采用利用甘蔗制糖产生 的残渣制备的载体,该载体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甘蔗制糖产生的残渣进行清洗,随后将 残渣置于质量分数为18%~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5~7h;将碱化处理后的残渣进行脱 水处理后与过量的过氧化二异丙苯进行交联反应;将交联反应生成的固体产物与三甲胺醇溶 液进行季胺化反应,得到固相产物;将固相产物清洗并干燥后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载体。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除磷剂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的,以铝矾土为原料,将80目的铝矾 土置于10%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铝矾土与高锰酸钾的比例为1kg铝矾土∶1000ml高锰酸钾溶 液,铝矾土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充分混匀形成悬浮液,然后在悬浮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和硅酸 钠并搅拌均匀即可,加入聚丙烯酰胺的量为10g聚丙烯酰胺∶1000ml悬浮液,加入硅酸钠的 量为5g硅酸钠∶1000ml悬浮液。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方法使用了以甘蔗残渣为原料制备的生物膜载体,降低了处理成本, 而且通过生物膜载体提高了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另外使用以铝矾土为基础原料的除磷剂, 降低了处理成本,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通过这四个步骤的处理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 氮磷,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