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余热回收罐

发布时间:2018-7-20 16:29:35

  申请日2013.03.12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IPC分类号F28D1/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余热回收罐,包括罐体和过滤网,所述罐体内设置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上设置有加热水进口、加热水出口、出水槽、污水进口和内筒,所述污水进口朝向罐体开口方向,该过滤网设置于污水进口处,所述内筒朝向罐体内部且与罐体的底部之间存在空隙;以内筒内腔为第一区间,以内筒与罐体之间区域为第二区间,带着废热的污水从污水进口流入,经过过滤网滤去固体杂质后,在第一区间自上往下流动,再从底部自下而上流经第二区间,所述第一区间设置第一盘管,第二区间设置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首尾相接。本实用新型废水余热回收罐节能、环保、换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余热回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过滤网,所述罐体内设置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上设置有加热水进口、加热水出口、出水槽、污水进口和内筒,所述污水进口朝向罐体开口方向,该过滤网设置于污水进口处,所述内筒朝向罐体内部且与罐体的底部之间存在空隙;以内筒内腔为第一区间,以内筒与罐体之间区域为第二区间,带着废热的污水从污水进口流入,经过过滤网滤去固体杂质后,在第一区间自上往下流动,再从底部自下而上流经第二区间,所述第一区间设置第一盘管,第二区间设置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首尾相接,所述出水槽与第二区间相对应,所述加热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盘管相连接,所述加热水进口与所述第二盘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余热回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还设置有横向盖板,所述横向盖板设置于所述横向隔板之上,所述横向盖板设置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出水口和插管通口,所述插管通口与所述污水进口相对应,所述自来水进水口连接至加热水进口,所述自来水出水口与加热水出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余热回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还包括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设置于所述横向盖板与所述横向隔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废水余热回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除污阀。

  说明书

  废水余热回收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余热回收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泵热水器,均可实现供给使用生活热水。存在问题是:使用过后的水其水温仍高,排入下水道,浪费了大量的热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换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使用的废水余热回收罐。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上设置有加热水进口、加热水出口、出水槽、污水进口和内筒,所述污水进口朝向罐体开口方向,所述内筒朝向罐体内部且与罐体的底部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内筒与污水进口相对应;以内筒内腔为第一区间,以内筒与罐体之间区域为第二区间,所述第一区间设置第一盘管,第二区间设置第二盘管,所述第一盘管与第二盘管首尾相接,所述出水槽与第二区间相对应,所述加热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盘管相连接,所述加热水进口与所述第二盘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还设置有横向盖板,所述横向盖板设置于所述横向隔板之上,所述横向盖板设置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出水口和插管通口,所述插管通口与所述污水进口相对应,所述自来水进水口连接至加热水进口,所述自来水出水口与加热水出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还包括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设置于所述横向盖板与所述横向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除污阀。

  进一步地,废水余热回收罐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污水进口处。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技术方案废水余热回收罐设置内筒将罐体的空间分割为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两个换热区间。带着废热的污水从污水进口流入,经过过滤网滤去固体杂质后,在第一区间自上往下流动,再从底部自下而上流经第二区间。显然,第一区间为高温区,第二区间为低温区。而与此同时,自来水(冷水)从加热进水口流入,先流第二盘管进行低温换热,继而转到第一盘管进行高温换热,最后流到第一盘管流出。通过第二区间的低温换热,再到第一区间的高温换热,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显然,在罐体内部增加了一个内筒,一来可以延长污水在罐体的水路长度,延长了换热时间,二来可以形成高低两个换热区间,提高了换热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