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稳定达标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5-19 14:50:59

  申请日2014.04.29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IPC分类号C02F101/20;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沿废水流经方向依次连接的混合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pH调节池和砂滤罐,所述pH调节池、混合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连续横向布置,所述斜管沉淀池布置于混合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后方,所述砂滤罐布置于靠近pH调节池的一侧。该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具有布局巧妙合理,占地面积少,管道用量少,投资成本低,出水稳定达标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废水流经方向依次连接的混合反应池(1)、絮凝反应池(2)、斜管沉淀池(3)、PH调节池(4)和砂滤罐(5),所述PH调节池(4)、混合反应池(1)和絮凝反应池(2)连续横向布置,所述斜管沉淀池(3)布置于混合反应池(1)和絮凝反应池(2)后方,所述砂滤罐(5)布置于靠近PH调节池(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池(3)与絮凝反应池(2)之间设有配水槽(6),所述配水槽(6)底部与斜管沉淀池(3)中部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池(2)输出口通过管道与配水槽(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池(3)中部以下设有两个以上横向连续排列的锥状池(31),所述锥状池(31)底部设有沉淀物排出口(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池(3)中部以上设有斜管填料(33),所述斜管沉淀池(3)在高于斜管填料(33)的位置设有出水口(34),所述出水口(34)与PH调节池(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2)连续设有两段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池(2)设有放空管(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池(1)、絮凝反应池(2)和PH调节池(4)内均设有气动搅拌装置,所述絮凝反应池(2)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气动搅拌装置的风机(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罐(5)配设有砂滤泵(7),所述PH调节池(4)经砂滤泵(7)连接至砂滤罐(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罐(5)内填充有用于过滤的石英砂。

  说明书

  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重金属废水主要来源于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20世纪以来工业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生物富集性,且很难在环境中降解,过量的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富集,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含重金属废水必须严格控制,妥善处理。而在重金属废水的治理方法中,化学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重金属处理方法,且处理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通过沉淀等方法使沉淀物从水溶液中去除。然而这种重金属处理方法目前存在水量分散、投资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局巧妙合理,占地面积少,管道用量少,投资成本低,出水稳定达标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沿废水流经方向依次连接的混合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PH调节池和砂滤罐,所述PH调节池、混合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连续横向布置,所述斜管沉淀池布置于混合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后方,所述砂滤罐布置于靠近PH调节池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斜管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设有配水槽,所述配水槽底部与斜管沉淀池中部连通,所述絮凝反应池输出口通过管道与配水槽连通。

  所述斜管沉淀池中部以下设有两个以上横向连续排列的锥状池,所述锥状池底部设有沉淀物排出口。

  所述斜管沉淀池中部以上设有斜管填料,所述斜管沉淀池在高于斜管填料的位置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PH调节池连接。

  所述絮凝反应池连续设有两段以上。

  所述絮凝反应池设有放空管。

  所述混合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和PH调节池内均设有气动搅拌装置,所述絮凝反应池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气动搅拌装置的风机。

  所述砂滤罐配设有砂滤泵,所述PH调节池经砂滤泵连接至砂滤罐。

  所述砂滤罐内填充有用于过滤的石英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采用一体式整体结构,其布局巧妙合理,占地面积少,管道用量少,投资成本低,特别适合于矿山开采、金属冶炼、金属加工、化工生产废水和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并且改扩建、搬迁简单省时,经久耐用,出水稳定达标,可作为回用水使用;工作时,污水先输送至混合反应池,在混合反应池中加入适当PH调节剂和混凝剂,并充分混合,将PH值调至弱碱性,随后经内部过水孔自流入絮凝反应池,在絮凝反应池内化学药剂的有效成分迅速均匀地与水中胶体颗粒接触产生凝聚作用,并逐渐增长成大颗粒,形成大量“矾花”,“矾花”随废水自流进斜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分出的液体再进入PH调节池进行二次PH调节,并调节至中性,二次PH调节后进入砂滤罐5过滤,出水可以作为回用水回用,整个工作过程运行稳定,可采用重力自流结构促使水流自行流动,运行维护成本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