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29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IPC分类号C02F1/40; 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由设有自动清洗装置的固液分离区、油水分离区及电控系统组成;固液分离区为两端设有废液进、出口,下端通过格栅与沉渣斗相接的容器,沉渣斗与集渣桶相连;固液分离区内废液进、出口之间设有格栅及自动除渣装置;油水分离区为一下端具有斗型沉渣结构,上端具有双层锥形帽的柱形容器,油水分离区下端与集渣桶连接,双层锥形帽上设有加热装置、油位观察孔及出油口;双层锥形帽部分及固液分离区上部设有排气口与通气管道连接;油水分离区通过管道分别与固液分离区的废液出口及排水管网连接,能够实现全自动控制将餐饮污水油、水、渣三相分离和收集固体污物和油脂,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智能型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是:由固液分离区、油水分离区和电控系统组成,所述固液分离区为一两端设有废液进、出口的容器,其下端通过格栅与一沉渣斗相接,沉渣斗通过管道与集渣桶相连;固液分离区内在废液进、出口之间设有格栅;固液分离区内还设有与电控系统连接的自动除渣装置,将废渣输送至集渣桶;
所述油水分离区为一下端具有斗型沉渣结构,上端具有双层锥形帽的柱形容器,其双层锥形帽的小锥体部分设有油位观察孔及出油口,出油口通过管道与集油桶相连;
所述油水分离区通过管道分别与固液分离区的废液出口及排水管网连接,双层锥形帽及固液分离区的上部设有排气口与通气管道连接;油水分离区下端通过管道与集渣桶连接;油水分离区其双层锥形帽部分设置有与电控系统连接的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固液分离区的格栅其孔径不大于5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自动除渣装置为螺纹螺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集油桶上设有与电控系统连接的油位报警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固液分离区及油水分离区分别设有自动清洗装置。
说明书
智能型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餐饮废水进行油水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餐饮单位排放的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动植物油、高浓度的悬浮物和高浓度的有机物,其中还有各类剩菜、米饭、碎骨头、污泥、沙子及各类杂物等随污水一起排放,数量大、成份复杂,绝大多数为有机类物质,如果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或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将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极易导致城市污水管网的管道堵塞,市政部门每年花费在城市管网疏通和更换上的费用和其他间接损失都是巨大的。 在被排放的餐饮污水中,存在的大量废动植物油脂实际上是极好的化工原材料,可以用来加工制成工业润滑剂、工业洗涤剂、皮革软化剂、淬火材料;甚至制造生物柴油、甘油等 ;排放的各种食物残余、汤汁等,由于其营养丰富,经过消毒、浓缩等加工后能成为很好的饲料添加剂;如果餐饮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或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同时也是对宝贵资源的一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全自动控制,将餐饮污水实现油、水、渣三相自动分离的餐饮废水油水分离器,一体化的完成除渣、隔油、排泥、废水提升等功能,用于分离和收集餐饮废水中的固体污物和油脂,使餐饮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产品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型餐饮废水自动油水分离器,其特征是:由固液分离区、油水分离区和电控系统组成,所述固液分离区为一两端设有废液进、出口的容器,其下端通过格栅与一沉渣斗相接,沉渣斗通过管道与集渣桶相连;固液分离区内在废液进、出口之间设有格栅;固液分离区内还设有与电控系统连接的自动除渣装置,将废渣输送至集渣桶;
所述油水分离区为一下端具有斗型沉渣结构,上端具有双层锥形帽的柱形容器,其双层锥形帽的小锥体部分设有油位观察孔及出油口,出油口通过管道与集油桶相连;
所述油水分离区通过管道分别与固液分离区的废液出口及排水管网连接,双层锥形帽及固液分离区上部分别设有排气口与通气管道连接;油水分离区下端通过管道与集渣桶连接;油水分离区其双层锥形帽部分设置有与电控系统连接的加热装置。
所述固液分离区的格栅其孔径不大于5 mm。
所述自动除渣装置为螺纹螺杆结构。
所述集油桶上设有与电控系统连接的油位报警装置,当桶内浮油到达设定的液位高度时,报警装置会向中央控制室发出信号,以便安排人员及时更换集油桶。
所述固液分离区及油水分离区分别设有自动清冼装置。
本实用新采用全封闭结构,由电控系统进行全自动控制,一体化的完成除渣、隔油、排泥、废水提升等一系列功能,无异味,无需人工,真正做到智能、高效、环保、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