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5-10 19:50:27

  申请日2014.07.10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布水池和搭建在布水池旁的复合填料湿地区、集水池和景观池;所述复合填料湿地区内设有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上层湿地层和中间湿地层之间通过土工布和蓄排水板隔开,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之间通过混泥土隔开,上层湿地层为表面渗透流型湿地层,中间湿地层为潜流式湿地层,下层湿地层也属于潜流式湿地层,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内均布有布水系统。本发明缩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投资;且三层湿地层都有独立的进水口,可以根据污水处理量的大小进行选择性开、关,达到了稳流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搭建在人工湿地一侧的布水池和搭建在布水池旁的复合填料湿地区、集水池和景观池;所述集水池分为中集水池和下集水池;所述复合填料湿地区内设有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上层湿地层和中间湿地层之间通过土工布和蓄排水板隔开,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之间通过混泥土隔开,上层湿地层内的填料为利于水生植物扎根生长的土和陶粒,中间湿地层的填料为利于潜流的污水反应分解的矿物质料,下层湿地层的填料为利于微生物挂膜的鹅卵石、砾石和石灰石,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内均布有布水系统;所述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内的布水系统均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布水池连通,进水口处安装有阀门,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分别设有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上出水口与中集水池连通,下出水口与下集水池连通,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处均安装有控制阀门,上层湿地层中的水通过土工布和蓄排水板渗入中间湿地层,由中间湿地层处上出水口排出;所述中集水池和下集水池均通过抽水装置与景观池连通,抽水装置包括水管和潜水泵;所述景观池内设有曝气喷泉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布水系统由相互连通的渗水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层湿地层的厚度为30-50cm,中间湿地层的厚度为1-1.5m,下层湿地层的厚度为1-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填料湿地区的长宽比为3-5:1。

  说明书

  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仅为2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间歇活性污泥法等处理工艺,这些处理方法具有投资高,能耗高,运转管理要求高等不足之处。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目前流行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于其具有投资少,运行简单的优势而逐步普及应用到分散式污水的处理与污水处理厂末端净化处理。而现有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普及,但是其占地面积大、容易散发臭味而影响周围的环境。在北方地区也有应用的例子,但是因冬季寒冷等气候因素而运行不稳定,处理效果差而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入成本低,实用性强,占地面积小且运行稳定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搭建在人工湿地一侧的布水池和搭建在布水池旁的复合填料湿地区、集水池和景观池;所述集水池分为中集水池和下集水池;所述复合填料湿地区内设有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上层湿地层和中间湿地层之间通过土工布和蓄排水板隔开,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之间通过混泥土隔开,上层湿地层内的填料为利于水生植物扎根生长的土和陶粒,中间湿地层的填料为利于潜流的污水反应分解的矿物质料,下层湿地层的填料为利于微生物挂膜的鹅卵石、砾石和石灰石,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内均布有布水系统;所述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内的布水系统均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布水池连通,进水口处安装有阀门,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分别设有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上出水口与中集水池连通,下出水口与下集水池连通,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处均安装有控制阀门,上层湿地层中的水通过土工布和蓄排水板渗入中间湿地层,由中间湿地层处上出水口排出;所述中集水池和下集水池均通过抽水装置与景观池连通,抽水装置包括水管和潜水泵;所述景观池内设有曝气喷泉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布水系统由相互连通的渗水管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景观池内还种植有浮水景观植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层湿地层的厚度为30-50cm,中间湿地层的厚度为1-1.5m,下层湿地层的厚度为1-1.5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复合填料湿地区的长宽比为3-5: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层湿地层、中间湿地层和下层湿地层的污水处理分流速度比例为:15-25%:40-60%:30-50%。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以往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中、下三层立体湿地层结构,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缩小了占地面积,大大降低了投资,在高寒地区上层湿地层对底下二层湿地层起到保温,确保高寒地区冰封期稳定运行;且三层湿地层都有独立的进水口,可以根据污水处理量的大小进行选择性开、关,达到了稳流的目的,且本发明的污水都在地表下进行处理,避免了传统人工湿地散发臭味问题。而且三层湿地的各个处理原理及效果都不同,上层湿地主要依靠植物的吸收与土壤的过滤进行污水的处理,属于兼氧生物处理方法;中间层湿地的处理主要依靠矿物质填料的化学分解与填料的过滤作用进行污水的处理,是属于化学处理方法;下层湿地的处理主要依靠微生物的分解与填料的过滤作用,属于厌氧微生物处理方法;污水通过上、中、下三层湿地三个不同处理方法的处理作用后处理作用后通过不同流速混合集中到景观池当中,又进一步被景观池中的曝气触氧作用进一步氧化分解;因此本污水处理系统达到相对于传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强化切不同处理工艺及方法复合串联到一个系统内达到更好的,更稳定的处理效果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