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8-5-7 15:08:15

  申请日2014.05.16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池,生物反应池、活性炭吸附池、第一沉降池、超滤膜载体池、第二沉降池、反渗透膜载体池和清水池。本发明实现了水的生产回用,减少了化学药剂投加量,运行费用低,且处理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极大的将废水处理的部分劳动力释放到真正的产品生产环节,降低劳务成本。

  权利要求书

  1.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物反应池、活性炭吸附池、第一沉降池、超滤膜载体池、第二沉降池、反渗透膜载体池和清水池,所述废水池左边设有进水口,所述废水池右边设有出水口;所述生物反应池左边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废水池出水口相连,所述生物反应池右边设有出水管道;所述活性炭吸附池底部设有循环水泵,所述活性炭循环水泵与所述生物反应池出水管道相连;所述第一沉降池上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沉降池的进水口和所述活性炭循环水泵相连;所述超滤膜载体池左边设有进水管道,右边设有出水管道;所述第二沉降池上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反渗透膜载体池左边设有进水泵,右边设有出水泵;所述清水池左边设有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池在高温高压下完成吸附,所述温度为180-210℃,所述压力为500-600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为19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为55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载体池的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一沉降池的出水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降池的进水口与超滤膜载体的出水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载体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沉降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反渗透膜载体的进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的进水口相连。

  说明书

  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的生产工艺废水主要是印染废水,废水有机物浓度高、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单纯的以生物处理为主的传统工艺,已经难以适应可生化性越来越差的印染废水处理。目前我国整个纺织业废水回用率不足10%,因此,采用新技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回用率是纺织行业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废水池,生物反应池、活性炭吸附池、第一沉降池、超滤膜载体池、第二沉降池、反渗透膜载体池和清水池,所述废水池左边设有进水口,所述废水池右边设有出水口;所述生物反应池左边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废水池出水口相连,所述生物反应池右边设有出水管道;所述活性炭吸附池底部设有循环水泵,所述活性炭循环水泵与所述生物反应池出水管道相连;所述第一沉降池上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沉降池的进水口和所述活性炭循环水泵相连;所述超滤膜载体池左边设有进水管道,右边设有出水管道;所述第二沉降池上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反渗透膜载体池左边设有进水泵,右边设有出水泵;所述清水池左边设有进水口。

  所述活性炭吸附池在高温高压下完成吸附,所述温度为180-210℃,所述压力为500-600MPa。

  所述温度为195℃。

  所述压力为550MPa。

  所述超滤膜载体池的进水管道与所述第一沉降池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第二沉降池的进水口与超滤膜载体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反渗透膜载体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沉降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反渗透膜载体的进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的进水口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该处理工艺有效的结合了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两种膜的处理优点,实现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实现了水的生产回用,废水回用到生产过程,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和水中热值。

  2.处理装置紧凑,占地少,管理维护方便,减少了化学药剂投加量,运行费用低。

  3.处理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极大的将废水处理的部分劳动力释放到真正的产品生产环节,降低劳务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