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6.09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IPC分类号G01N21/79; G01N1/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化学需氧量检测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无泡曝气膜组件、曝气管、一氧化氮进气系统、磁力转子及磁力搅拌装置,反应器顶部设有排气口,反应器内置无泡曝气膜组件,无泡曝气膜组件通过外部曝气管连接一氧化氮进气系统,反应器内底部中心设有磁力转子,外底部对应位置设有磁力搅拌装置。将废水注入反应器内,开启磁力搅拌装置及一氧化氮进气系统,控制每分钟一氧化氮量为芬顿氧化前双氧水量的2-5倍,曝气压力为泡点压力的85~95%,曝气时间3-6h,反应结束后,继续搅拌10~30min即可。本实用新型可消除氧化剂对芬顿处理后废水COD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CODc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化学需氧量检测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无泡 曝气膜组件、曝气管、一氧化氮进气系统、磁力转子及磁力搅拌装置,在封闭 的反应器顶部设有排气口,反应器内装有纵横连通的篦条式无泡曝气膜组件, 无泡曝气膜组件通过一侧的进气管与反应器外的曝气管连接,曝气管另一端连 接一氧化氮进气系统,在反应器内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叶片式磁力转子,反应器 外底部与磁力转子对应的位置上安设有磁力搅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化学需氧量检测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泡曝气膜组件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纤维膜、无机陶瓷膜、无机碳管膜、 无机金属膜制成。
说明书
一种废水化学需氧量检测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芬顿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化学需氧量 (COD)检测前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 折算成氧的含量(以mg/l计)。它是表征废水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表征水体中还 原性物质污染的综合性指标,通常采用重铬酸钾法化学需氧量(CODcr)进行测量。
双氧水(H2O2)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以芬顿(Fenton)氧化体系的形式在废水的深度处 理和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H2O2有着强大的氧化能力,但在反 应中如遇到更强的氧化物质高锰酸钾或是重铬酸钾,它则会充当还原物质被氧化。所以在国 标法中,作为氧化剂的重铬酸钾会与残余的双氧水反应,严重影响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难降解废水的有效处理是废水处理领域的难题,采用芬顿氧化工艺深度处理废水 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采用现有的测量标准检测COD,废水中残余的双氧水会额外的消耗重铬 酸钾,使得测量结果大于真实值,无法反映芬顿处理的效果。因此,消除影响废水COD检测的 干扰因子,检测出排放废水的真实COD数值,对于废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化学需氧量检测预处理装置,旨在利用一氧化氮曝气法还原待 检测废水中的残余双氧水,消除芬顿处理后氧化剂对COD检测的影响,提高CODcr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废水化学需氧量检测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无泡曝气膜组件、曝 气管、一氧化氮进气系统、磁力转子及磁力搅拌装置,在封闭的反应器顶部设有排气口,反 应器内装有纵横管连通的篦条式无泡曝气膜组件,无泡曝气膜组件通过一侧的进气管与反应 器外的曝气管连接,曝气管另一端连接一氧化氮进气系统,在反应器内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叶 片式磁力转子,反应器外底部与磁力转子对应的位置上安设有磁力搅拌装置。
所述无泡曝气膜组件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纤维膜、无机陶瓷膜、无机碳管膜、无机金 属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方法及有益效果为:
将经过芬顿处理后的废水水样通过排气口注入反应器内,开启磁力搅拌装置及一氧化氮 进气系统,控制每分钟的曝气量所含的一氧化氮物质量为废水水样中芬顿处理氧化前双氧水 物质量的2-5倍,调节曝气压力为泡点压力的85~95%,曝气时间持续3-6h,使一氧化氮与 废水中的氧化剂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继续维持搅拌状态10~30min,排尽残余气体,即 可取样进行重铬酸钾法化学需氧量即CODcr的测定。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还原掉反应箱内焦化废水中残余的双氧水等氧化剂,消除氧化剂对芬 顿处理后废水COD检测结果的干扰,而且在水中无残留,外排废气量少,不改变原有有机类 物质的数量和性质,从而提高CODc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污水处理厂的实际 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