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0.09.12
公开(公告)日2001.11.28
IPC分类号B01D29/31; B01D39/20
摘要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钛白粉废水分离回收有用微粒的过滤管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过滤管由多孔陶瓷管作基体,其外表周面复合有一层孔径更细的无机陶瓷膜;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单元采用该复合有无机陶瓷膜的复合陶瓷过滤管并列组成。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陶瓷过滤管,包括多孔陶瓷管,其特征在 于所说多孔陶瓷管外覆有一孔径较多孔管孔径细的无机陶瓷膜工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陶瓷过滤管,其特征在 于所说无机膜工作层厚2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陶瓷过滤管,其特征在 于所说多孔陶瓷管壁厚5-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陶瓷过滤管,其特 征在于所说无机陶瓷膜工作层微孔自表面向内逐渐加大,在厚度方向呈梯度 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陶瓷过滤管,其特征在 于所说陶瓷无机膜工作层表层孔径为分离最小颗粒的2-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陶瓷过滤管,其特 征在于所说多孔陶瓷管的平均孔径为无机膜表层平均孔径的4-10倍。
7、一种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过滤器,有过滤筒体和内置过滤单元组 成,所说过滤筒体被悬挂过滤管的多孔板分隔成过滤区和出水区,其特征在 于所说过滤单元为由多孔陶瓷管外覆有一孔径较多孔管孔径细的无机陶瓷膜 工作层组成的覆膜陶瓷过滤管并列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 说过滤器过滤区设有排气口。
说明书
分离钛白粉废水中微粒的陶瓷过滤管及过滤器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钛白粉制造过程中产生废水回收处理的陶瓷过滤管及 过滤器。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有大量的废酸液及废水产生,而且废酸液及 废水中分别含有可利用的偏钛酸微粒和钛白粉微粒。目前对钛白粉废水的处 理一般较多采用传统的沉降工艺,由于偏钛酸微粒及钛白粉微粒细小沉降速 度较慢,因而沉降工艺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分离效率低,回收不完全,污 泥脱水困难,处理后泥渣量大,限制了废酸及水的回收利用,分离后出水悬 浮物很难达到排放标准,污染环境。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中国专利 88211495公开了一种连续浓缩分离机,但仍是采用滤板、滤布过滤,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也有采用多孔陶瓷管从内向外过滤分离,分离颗粒被阻留在过 滤管内,滤饼排出困难,容易造成过滤管的堵塞,尤其对细微颗粒的过滤分 离效果很不理想。因而多孔陶瓷过滤管一般不适用于悬浮颗粒介质多而微小 的过滤分离,对于液固比大且颗粒微细的钛白粉废水,容易造成过滤管堵塞。 因此钛白粉废水处理成为工业废水处理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过滤分 离钛白粉废水中偏钛酸微粒及钛白粉微粒,且具有过滤阻力小,分离效率高, 不易堵塞,滤饼易脱落的陶瓷过滤管。
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陶瓷过滤管过滤处理钛白粉 废水的过滤器。
实用新型第一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在多孔陶瓷过滤管外周覆载一层无 机陶瓷膜,组成具有复合构造的覆膜陶瓷过滤管。具体说,实用新型分离钛 白粉废水中微粒的陶瓷过滤管,包括多孔陶瓷管,其特征在于所说多孔陶瓷 管外覆有一孔径较多孔管孔径细的无机陶瓷膜工作层。
实用新型复合陶瓷过滤管,由于外周的无机陶瓷膜孔径较多孔管孔径小, 所以过滤分离主要依靠无机陶瓷膜工作层,而内层的多孔陶瓷管主要起支撑 无机膜作用,在本专利中称作支撑体。根据钛白粉废水中偏钛酸微粒的大小, 无机陶瓷膜平均孔径设为1-5μm,无机膜工作层厚20-50μm。为减小过滤 阻力,无机陶瓷膜孔径自外向里加大,在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支撑体平均 孔径可视无机膜厚度,较无机膜平均孔径大4-10倍,支承体管壁厚5-12mm。 视过滤分离结构方式,覆膜陶瓷过滤管,可以一端封闭一端敞开,也可以两 端均敞开。
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实现,是以上述覆膜陶瓷过滤管作过滤单元。具体说, 实用新型过滤器,有过滤筒体和内置过滤单元组成,所说过滤筒体被悬挂过 滤管的多孔板分隔成过滤区和出水区,其特征在于所说过滤单元为由多孔陶 瓷管外覆有一孔径较多孔管孔径细的无机陶瓷膜工作层组成的覆膜陶瓷过滤 管并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