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07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和出水沉淀区三个主要部分;缺氧区的中部设有污水的进水口,所述出水沉淀区位于缺氧区上部,并通过排泥口与缺氧区连通,所述缺氧区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在出水沉淀区上部设置有两个出水口并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缺氧区底部设置有一组由支架固定并且并列设置的曝气管;在曝气管的上方固定有一托架,在托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填料组,在固定填料组的两侧设有过流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设置好氧区由于在好氧区内设置了填料组,极大的增加了污水好氧处理的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和出水沉淀区三个主要部分;缺氧区的中部设有污水的进水口,所述出水沉淀区位于缺氧区上部,并通过排泥口与缺氧区连通,所述缺氧区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在出水沉淀区上部设置有两个出水口并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缺氧区底部设置有一组由支架固定并且并列设置的曝气管;在曝气管的上方固定有一托架,在托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填料组,在固定填料组的两侧设有过流通道;在缺氧区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倾斜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通过管路与设置在外部的供气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组包括第一段炭吸材料层组及覆盖在第一段炭吸材料层组上的第二段炭吸材料层组,其中,第一段炭吸材料层组和第二段炭吸材料层组均包括并列排放的多层炭吸料材,每一层炭吸料材包括多个并排摆放的球形炭包,第一段炭吸材料层组的每相邻两层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对齐排列;第二段炭吸材料层组的每相邻两层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缺氧区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倾斜向内的底部斜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组还包括盖压在第二段炭吸材料层组上的盖压栅格。
说明书
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是用生物学的方法处理污水的总称,是现代污水处理应用中最广泛的方法之一。A/O工艺就是指缺氧(Anoxic)-好氧(Oxic)污水处理工艺,是生物法处理污水的一种工艺。该工艺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至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实施。工艺将污水处理分成两个阶段,首段为缺氧段(A段,Anoxic),后段为好氧段(O段,Oxic)。在A段,控制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低于0.2mg/L,通过厌氧-缺氧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有机酸,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悬浮不溶性的有机物部分转化成可溶性的有机物,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污水后段的生化性,同时在A段将进行厌氧反硝化反应和释磷反应。在O段,控制反应器中的溶解氧的浓度在2~4mg/L之间,进一步将缺氧分区内处理后的小分子和可溶性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氨氮在此反应器内进行硝化,磷在此反应区内吸收。
A/O工艺的特点是:(1)处理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2)投资省,操作费用低,流程简单,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外加碳源;(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4)容积负荷高;(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 应用及其广泛。
A/O工艺虽然具有上述的各种优点,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以下不足:(1)需要独立的回流污泥系统(从好氧段进入缺氧段),通过对污泥的回流形成脱氮除磷的效果;(2)为了达到良好的脱氮的效果,需要加大污泥回流的比例,才能形成良好的污泥脱氮;同时在缺氧区内需要降低溶解氧的浓度,达到缺氧的目的,(3)好氧段的反应时间过短,反应不够充分,污水处理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和出水沉淀区三个主要部分;缺氧区的中部设有污水的进水口,所述出水沉淀区位于缺氧区上部,并通过排泥口与缺氧区连通,所述缺氧区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在出水沉淀区上部设置有两个出水口并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缺氧区底部设置有一组由支架固定并且并列设置的曝气管;在曝气管的上方固定有一托架,在托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填料组,在固定填料组的两侧设有过流通道;在缺氧区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倾斜挡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水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通过管路与设置在外部的供气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组包括第一段炭吸材料层组及覆盖在第一段炭吸材料层组上的第二段炭吸材料层组,其中,第一段炭吸材料层组和第二段炭吸材料层组均包括并列排放的多层炭吸料材,每一层炭吸料材包括多个并排摆放的球形炭包,第一段炭吸材料层组的每相邻两层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对齐排列;第二段炭吸材料层组的每相邻两层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交错排列。
进一步的,在所述缺氧区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倾斜向内的底部斜板。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组还包括盖压在第二段炭吸材料层组上的盖压栅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设置好氧区,在好氧区的四周设置缺氧区,有效加大污泥的回流比例,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由于在缺氧区内设置有四个斜挡板,可以有效的控制缺氧区内的氧气的浓度,达到缺氧的目的;由于在好氧区内设置了填料组,极大的增加了污水好氧处理的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由于污水的进水口位于缺氧区的 中部当在一定程度上进水后就处于缺氧状态下,可以直接进行厌氧反应,同时中部进水的设计将不会影响出水沉淀区内的污泥排放和泥水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