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0.13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地表以下且依次通过进、出水口连通的格栅池、水解酸化调节池、污水处理装置、人工湿地和水塘,格栅池内设有插板式的手工格栅,且格栅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格栅的两侧;水解酸化调节池内设有悬挂的生化填料层,且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生化填料层的两侧;人工湿地由纵向设置的渗水板分割成种植区和储水区,种植区内部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细沙层、粘土层、沸石层和卵石层,且人工湿地的进水口延伸至沸石层中,种植区种植挺水植物。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小流量、间歇排放的生活污水处理存在需要动力消耗问题,而且美观、污水处理的基建费用小,无运行管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表以下且依次通过进、出水口连通的格栅池(1)、水解酸化调节池(2)、污水处理装置(3)、人工湿地(4)和水塘(5),所述格栅池(1)内设有插板式的格栅(101),且所述格栅池(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格栅(101)的两侧;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2)内设有悬挂的生化填料层(201),且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生化填料层(201)的两侧;所述人工湿地(4)由纵向设置的渗水板(410)分割成种植区(420)和储水区(430),所述种植区(42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细沙层(421)、粘土层(422)、沸石层(423)和卵石层(424),且所述人工湿地(4)的进水口延伸至沸石层(423)中,所述种植区(411)种植挺水植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301)、配水箱(302)、进水筒(304)、生化填料层(306)、三相分离装置(307)、过滤填料层(308)和排水装置(3011),所述筒体(301)为密封型结构,顶端安装一配水箱(302),贯穿所述筒体(301)顶端设置进水筒(304),所述进水筒(304)连通所述筒体(301)和所述配水箱(302),且所述进水筒(304)延伸至筒体内部的底端;所述筒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生化填料层(306)、三相分离装置(307)、过滤填料层(308),所述三相分离装置(307)的至少包括一个三相分离器,且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309)相连通并连通至筒体的外部;所述筒体(301)内部的顶端处于过滤填料层(308)上方安装排水装置(311),所述排水装置连接筒体上的出水口(321),所述筒体(301)内部设有排污管(317),所述排污管(317)由筒体底部连通至筒体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筒(304)上设有回流管(316),所述回流管(316)延伸至所述筒体(301)外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筒(304)上处于筒体(301)和配水箱(302)接合处设有升降式的进水阀(303),所述进水阀(303)通过连杆(313)连接一浮球(312),所述配水箱(302)外部设有旋转风球(314),所述旋转风球(314)通过进气管(315)连通至配水箱(302)内部的底部,所述进气管(315)上设有若干气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筒(304)的末端设有布水装置(350),所述布水装置(350)至少包括相互交叉连通的支管(351),所述支管(351)与所述进水筒(304)连通,所述支管(351)末端设有出水口(352),所述支管(351)末端处于出水口(352)位置设有圆锥反射体(50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350)下方处于筒体(301)底部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锥形结构的布水器(322),所述布水器(322)的锥形开口朝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填料层(306)至少包括填料支架,以及设置在填料支架上的填料,所述填料支架为螺纹钢十字交叉连接,所述填料为PP材质的针型弹性填料。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装置(307)采用大小不同的三相分离器交错安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填料层(308)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卵石粒层、石英砂层和陶粒滤料层。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01)外部设有保温夹层(310)。
说明书
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国家对自然湖泊、江河饮用水源保护的重视,要求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生活污水彻底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排放标准。针对大部分农村污水排放的特点:排放点分散、管网收集投资大、难度大、水量波动大、排放方式间歇,急需要求一种能单独处理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同时日前建设的大部分新农村、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有动力式,能耗高、运行成本高、专职管理要求高,无法真正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的特点,也亟需一种无需专职人员管理、无动力用电消耗、无药剂投加消耗、处理成本低的有效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同时配合新农村建设、新建城镇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宾馆污水处理站要求占地面积小、美观、符合规划要求等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地埋式、无动力式、花园景观式污水处理方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排放标准,而且污水处理的基建较省,无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地表以下且依次通过进、出水口连通的格栅池、水解酸化调节池、污水处理装置、人工湿地和水塘,所述格栅池内设有纵向的格栅,且所述格栅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格栅的两侧;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内设有纵向的生化填料层,且所述水解酸化调节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生化填料层的两侧;所述人工湿地由纵向设置的渗水板分割成种植区和储水区,所述种植区内部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细沙层、粘土层、沸石层和卵石层,且所述人工湿地的进水口延伸至沸石层中,所述种植区种植挺水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配水箱、进水筒、生化填料层、三相分离装置、过滤填料层和排水装置,所述筒体为密封型结构,顶端安装一配水箱,贯穿所述筒体顶端设置进水筒,所述进水筒连通所述筒体和所述配水箱,且所述进水筒延伸至筒体内部的底端;所述筒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生化填料层、三相分离装置、过滤填料层,所述三相分离装置的至少包括一个三相分离器,且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相连通并连通至筒体的外部;所述筒体内部的顶端处于过滤填料层上方安装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连接筒体上的出水口,所述筒体内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由筒体底部连通至筒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筒上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延伸至所述筒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筒上处于筒体和配水箱接合处设有升降式的进水阀,所述进水阀通过连杆连接一浮球,所述配水箱外部设有旋转风球,所述旋转风球通过进气管连通至配水箱内部的底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若干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筒的末端设有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至少包括相互交叉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进水筒连通,所述支管末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支管末端处于出水口位置设有圆锥反射体;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装置下方处于筒体底部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锥形结构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的锥形开口朝下;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填料层至少包括填料支架,以及设置在填料支架上的填料,所述填料支架为螺纹钢十字交叉连接,所述填料为PP材质的针型弹性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三相分离装置采用大小不同的三相分离器交错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填料层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卵石粒层、石英砂层和陶粒滤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外部设有保温夹层。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解决了现有小流量、间歇性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有动力污水处理设备难以稳定运行,污水处理后难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排放标准的问题;
(2)、彻底解决了现有小流量生活污水处理存在需要动力消耗问题,结合水质特点设计了稳定、成熟的污水处理系统,设备完全可以正常稳定运行;
(3)、解决了现有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投资大,维护费用高、维护实施难,需要投加药剂等问题;
(4)、运用地埋式无动力设备,解决了冬季污水处理设备内污水结冰问题,保证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常年正常运行。